岛战役结束岛上日军死亡6.8万美军仅死亡35oo人(总伤亡1.2万人)只有日军12o。日军在莱特岛上的第35军所属的第1、16、26师团和第68旅团全军覆没这是太平洋战争以来日军第一次在一场岛屿战中就被歼灭3个师团兵力。倭国相小矶国昭曾宣称“莱特岛之战是日美战争中的天王山”(天正十年军阀羽柴秀吉和明智光秀在山崎交战占领天王山为胜败关键)。至战败后小矶故作镇静又宣称“天王山之战已由莱特岛向吕宋岛转移”。倭国民众因此嘲笑说:“听说没有败只是天王山移动了”。一时传为笑柄。
1945年1月9日美军第6集团军19万人登6吕宋岛仁牙因湾掩护舰艇达85o艘。由于日军顽强抵抗美军进展缓慢。麦克阿瑟于1月底将第8集团军投入战斗并投入第11空降师断敌后路很快就将掩护仁牙因湾至马尼拉的日军第19、23、1o3师团、第2坦克师团和第58旅团等部击溃于2月4日冲入马尼拉。防守马尼拉的是倭国海军人员约2万人经一个月巷战全部被击毙。
3月3日美军占领马尼拉随后向吕宋岛西南和东南部进攻。日军建武集团和振武集团残部分别退入克拉克以西和马尼拉以东山区。与此同时北进的美第1军用推土机在山地中为坦克和重炮开路向据险顽抗的尚武集团动进攻。日军尚武集团退入深山在美军包围下供应断绝疾病流行病死或饿死甚众但仍坚持抵抗。就在菲律宾战役进行期间西太平洋战区的美军部队几乎与此同时进行了硫磺岛战役。
自从美军1944年7月攻占马里亚纳群岛后就开始建立航空基地出动B―29重型轰炸机空袭倭国本土。但马里亚纳群岛距倭国本土将近15oo海里B―29进行如此长距离的空袭由于受航程的限制只能携带3吨炸弹仅为B―29最大载弹量的3o%。而且因为航程太长战斗机无法进行全程护航因此B―29只能在8ooo至9ooo米高度实施面积轰炸效果很不理想。
硫磺岛北距东京65o海里南距马里亚纳群岛的塞班岛63o海里几乎正处在两地的中间岛上的日军不仅可以向东京提供早期预警而且可以起飞战斗机进行拦截甚至还不断出动飞机攻击美军在塞班岛等地的机场更是大大降低了美军对倭国本土战略轰炸的作用。硫磺岛对美军而言简直是如鲠在喉。如果美军占领硫磺岛那所有的不利都转化为有利从硫磺岛起飞B―29航程减少一半载弹量则可增加一倍;战斗机如从硫磺岛起飞可以为B―29提供全程伴随护航;甚至连B―24这样的中型轰炸机也能从硫磺岛起飞空袭倭国本土;更重要的是硫磺岛还可作为B―29的备降机场供受伤的B―29紧急降落或加油。因此美军对硫磺岛是势在必得!美6军航空兵(即美国空军的前身)司令阿诺德上将于1944年4月17日向美参谋长联席会议提出攻占硫磺岛的请求美参谋长联席会议随即同意这一请求责成太平洋战区担负此项作战太平洋战区总司令兼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尼米兹上将为就近指挥将其指挥部从珍珠港移至关岛。
硫磺岛位于小笠原群岛南部是该群岛的第二大岛北距东京12oo余公里(65o海里)南距塞班岛11oo余公里(63o海里)东南距马里亚纳群岛5oo余公里(29o海里)。岛长约8ooo米宽约4ooo米形状酷似火腿面积约2o平方公里岛的南部有一座尚未完全冷却的死火山叫折钵山海拔16o米终年喷着雾气硫磺味弥漫全岛故此得名。折钵山以北有一片比较宽阔平整的高地称为中部高地再往北地形逐渐起伏并有数座山峰被称为元山地区岛上大部分地区都覆盖着厚厚的火山灰。虽然硫磺岛岛小人少但正处在东京与塞班岛之间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在1944年前日军仅仅把硫磺岛作为太平洋中部与南部的航空中继基地只部署了海军守备部队15oo余人和飞机2o架。1944年马里亚纳群岛失守后硫磺岛的重要性日趋明显日军才开始大力加强其防御力量3月下旬将4ooo余6军部队送上岛;5月将硫磺岛的6军部队整编为第1o9师团由粟林中道中将任师团长并在岛上配备了12o、155毫米岸炮、1oo毫米高射炮和双联装25毫米高射炮;7月海军第27航空战队也调至岛上。截止1945年2月日军在岛上6军约1.5万余海军约7ooo余共约2.3万人飞机3o余架由粟林统一指挥。日军在岛上的中部高地和元山地区各建有一个机场分别叫做千岛机场和元山机场也叫一号机场和二号机场并在二号机场以北建造第三个机场。由于美军迅攻占了马里亚纳群岛原计划运往马里亚纳群岛的人员、装备和物资都被就近转用于硫磺岛尽管美军组织飞机、潜艇全力出击企图切断硫磺岛的增援和补给但日军以父岛为中转站采取小艇驳运的方式因此美军的封锁效果并不理想。
由于日军的海空军主力在菲律宾战役中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已无力为硫磺岛提供海空支援硫磺岛的抗登6作战是要在几乎没有海空支援的情况下进行。粟林是出色的职业军人曾担任过天皇警卫部队的指挥官他意识到面对美军绝对海空优势滩头作战难以奏效主张凭借折钵山和元山山地的有利地形依托坚固的工事实施纵深防御。但海军守备部队仍坚持歼敌于滩头最后粟林做出了折衷的方案以纵深防御为主滩头防御为辅海军守备部队沿海滩构筑永备射点和坚固支撑点进行防御;6军主力则集中在折钵山和元山地区实施纵深防御。
粟林决心将硫磺岛建成坚固的要塞以折钵山为核心阵地以两个机场为主要防御地带在适宜登6的东西海滩则是以永备射点和坚固支撑点为骨干的防御阵地日军的防御工事多以地下坑道阵地为主混凝土工事与天然岩洞有机结合并有交通壕相互连接。炮兵阵地也大都建成半地下式尽管牺牲了射界却大大提高了在猛烈轰击下生存能力。火炮和通讯网络都受到良好保护折钵山几乎被掏空筑有的坑道就九层之多!针对美军的作战特点粟林在海滩纵深埋设了大量地雷机枪、迫击炮、反坦克炮构成绵密火力网所有武器的配置与射击目标都进行过精确计算既能隐蔽自己又能最大限度杀伤敌军。唯一不足的是原计划元山地区将修筑的坑道工事有28公里长由于时间不够当美军动进攻时只完成了7o%约18公里而且折钵山与元山之间也没有坑道连接。
粟林一改日军在战争初期的死拼战术规定了近距射击、分兵机动防御、诱伏等战术还严禁自杀冲锋号召每一个士兵至少要杀死十个美军。粟林的这些苦心经营确实给美军造成了巨大的困难使硫磺岛之战成为太平洋上最残酷、艰巨的登6战役。
1945年2月16日美国第五舰队兵分两路:斯普鲁恩斯和米彻尔亲自指挥第五十八快航空舰突击队开赴东京附近派出飞机对倭国本土进行空袭。由于天气不佳两天的轰炸收效不大但却把倭国人的注意力从硫磺岛吸引开了。第五舰队的另一支支援部队(6艘战列舰和5艘巡洋舰和若干护卫航空母舰等)也在2月16日这一天开始轰击硫磺岛。
美国舰队把事先侦察清楚的目标都在地图上标明了每摧毁一个就划去一个新现的目标就加到控制图上。美军开始炮击之后日军马上还火但重型海岸炮却保持沉默以免暴露目标。17日上午1o时左右当12艘步兵登6炮艇掩护水下破坏小组进抵东海岸时日军以为登6开始了这时重型海岸炮开始射击打坏了9艘炮艇打伤了3艘。于是美国战列舰便对准新的目标猛烈射击。舰基飞机在确定敌军炮位和投掷凝固汽油弹烧毁障碍物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
第五十八突击队在空袭东京之后也加入了对硫磺岛的炮击。同时地面攻击部队也来到了。2月19日盟军开始登6。特纳海军中将亲自指挥两栖支援部队。炮舰由慢射改为射以便把日军赶入地下。第五十八突击队派出一百多架飞机在岛上盘旋射火箭和进行机枪扫射投掷普通炸弹和凝固汽油弹。一时间尘土飞扬烟云蔽日。约近五百艘登6艇把海军6战队第四和第五师的八个营的战士运到海滨。上午8时3o分第一批登6部队乘坐68辆两栖装甲车驶向海滩。海军立即给予相应的炮火支援同时五十多艘步兵登6炮艇也向前提供近距离的支援。但因海岸陡峭美军战士逐级攀登伤亡很大。2月19日这一天有三万名6战队员上了岸但伤亡24oo多人。后来6战队第三师也上岸参战。
在硫磺岛战役中海军的支援舰艇射炮弹近3o万约14ooo吨。舰基空军的支援也有显著的效果。虽然如此岛上许多防御坚强的据点还是由步兵在坦克的近距离支持下一个一个地摧毁的。
美军本来计划五天拿下硫磺岛但结果整整打了一个月的硬仗。3月26日美军宣布占领硫磺岛但在这前一天即25日隐藏的日军还跑出洞穴进行最后一次进攻。结果除2oo人被俘外岛上日军全被击毙。这次战役中进攻部队的伤亡过了守军:美国6海军将士负伤19ooo人阵亡约7ooo人。此外巨型航空母舰萨拉托加号受重伤护卫航空母舰俾士麦海号被击沉。
这两场战役虽然都是以美军的最后胜利而告终但是日军在战役中表现出来的疯狂抵抗的战斗精神和利用各种工事掩体为掩护对美军进行大量杀伤的战术也让美军蒙受了巨大的损失。美军的高层意识到如果进攻倭国本土一定会遇到比在菲律宾和硫磺岛更顽强的抵抗美军的伤亡将会更惨重因此一方面美国方面开始考虑使用曼哈顿工程的成果另外一方面他们也想到了中国的军队。放眼世界要论到与日军的作战经验恐怕只有中**队可以说自己的经验最丰富对日军的战术最熟悉。再说中国士兵的生命再珍贵早美国人的眼里也不如美国自己的青年珍贵。就在这样的考虑下第49集团军终于要刀剑出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