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九十二章 心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的海军大臣米内光政与主张继续作战到底不惜全民玉碎的6军大臣杉山元在政府里的矛盾急剧加剧几乎达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内阁相小矶国昭无力控制他的内阁最终在到皇宫觐见过天皇以后小矶国昭以内阁相的名义宣布小矶国昭内阁总辞职。倭国天皇在征询过所谓的重臣们的意见以后选择了由曾担任过他的侍从长兼枢密顾问官的年近八旬的海军大将铃木贯太郎出任相。铃木贯太郎是一个妥协性的角色他既不是主战派也不是主和派。铃木既不属于任何派别而且还是一位日俄战争中的退休英雄.此人自“二二六事件”以后从未出现在任何公开的政治场合似乎是跟战争和人民生活的破坏毫不相干的人物。而且他虽身为海军大将但并未去指挥过海外出征而是多年担任天皇身边的侍从武官长对皇上“精忠无比”。当时倭国国民虽然诅咒着生活苦痛但是对于倭国法西斯的支柱天皇制还不知憎恨。因此对于倭国统治集团来说再没有什么人比铃木更适合当总理大臣了。铃木贯太郎相刚一上台即关于战争的公开讲话给倭国人和全世界留下的印象是:他和任何其他的军国主义者一样好战。在他的第一次公开广播讲话中他宣布:“我的国民们时间已经到了。无论男女老幼每个人都应该振作精神准备迎接即将生的事情。按照我个人的愿望我们所有的人都应该投身于战场奋勇前进哪怕是踩过自己人的尸体。我将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捍卫天皇的利益。”后来他又在帝国议会中说:“倭国的人民都是皇室忠诚服从的仆人如果天皇制度被废除的话他们也就失去了所有的存在意义。因此无条件投降就意味着一亿人的死亡它使我们除了继续战斗直到最后一人之外别无选择。”

    **在日军所动的“1号作战”期间前期失败的主要原因也不是由于兵力薄弱。日军是集中了中国战场上的主要作战部队实施远离后方基地、深入到西南腹地的远程进攻作战而中国也并非只有一个第四战区的军队在抗战位于陕西的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胡寿山部几十万精锐部队的当面仅潼关附近驻有一部日军不存在日军可能乘虚而入的危险该部为什么不能转用于西南战场呢?日军主力南进之后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日军的兵力相当薄弱而且更为分散。日军中国派遣军和第6方面军在制订作战计划、决定作战指导时考虑最多、最关心和最担心的就是后方联络和供应问题害怕出现“因帕尔”的结局。而第一、第五、第六、第九等战区各握有十几万到几十万兵力的军队为什么不向当面的日军动进攻呢?假如及时调动胡寿山部入援各战区又向日军积极动进攻切断第11军的后方联系日军又怎么能够集中大量兵力放心的对桂林城展开旷日持久的围攻战呢?

    再以桂、柳会战本身来看**第四战区部队失败之快连日军也因感到出乎意料而惊讶:日军在中、美空军不断袭击的条件下不过二十几天就前进了7oo公里(从进攻桂林、柳州至占领独山)平均每天前进3o公里。这在当时的条件下应当是很快的进攻度了。如果守军都能像衡阳防守作战或像西江反击作战那样阻击日军无论如何也不致失败得如此之快和如此之惨。防守设有坚固国防工事的广西门户――全县的中**队在日军到达前就弃之而去;柳州的守军仅防守1天就仓皇逃离;贵州东南重要战略基地的独山储备有大量武器弹药和军需物资而且援军第97、第98军的2个师早已到达战场竟也在日军战斗力绝非一流的第1o4师团1个联队攻击下稍加抵抗就匆匆退走。

    **部队的糟糕表现就连**内部的自己人也难以看得下去。军事委员会政治部主办的《扫荡报》记者记述当时的情况说:“独山的失守表现了军方的无能守军不战而退大炮、辎重完全抛弃敌军尚在数十华里之外我军已仓皇逃走。”

    **的这次失败使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产生不利影响对美国的对华政策等也产生了严重而深远的影响。

    美国对华政策的基点是“使中国打下去”“以牵制大部日军和作为对倭国动进攻的基地”。但在中国战场上采用何种战略才能达到上述目的美国统治集团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是以史迪威为代表的6军的观点即帮助中国建立一支有战斗力的6军部队用以抗击日军并协同美军实施反攻;一种是以陈纳德为代表的空军的观点即以中国为基地“采取大规模空军攻势”轰炸日军运输线和倭国本土。罗斯福采取了空中攻势的主张从1943年7月次援华的7ooo吨军用物资中拨给陈纳德47oo吨仅以2ooo吨用于6军部队而其余的3oo吨仍然给了空军。1943年至1944年夏中、美空军联合作战不仅逐渐夺回了制空权而且对日军海上运输线和倭国本土构成严重威胁。但是豫、湘、桂作战的失败使得美国空军第14航空队的作战基地几乎全部被毁。在侵华日军已成强弩之末、中美空军又完全掌握制空权的情况下**竟生如此惨重的失败以致美军中一些人对**的抗战能力产生怀疑从而对中国抗战产生错误判断。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向罗斯福报告说:“如果日军继续西进陈纳德的第14航空队将失去战斗力我军长距离轰炸机在成都的机场将会丢掉中国必然垮。”认为“中国所处的严重困境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军方处置不当和玩忽而造成的。除非中国的一切力量包括正在对付**军队在内都用来对日作战中国在战争结束前是不可能起什么作用的。”甚至不正确地估计日军很可能长期占领中国这样“即使倭国在本土战败以后仍可继续在中国与盟军作战。这样可能把战争延长好几年方能把倭国打败”。1945年1月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建议罗斯福要求“俄国在它能力范围内尽早参加进攻(倭国)”以减轻美国的负担于是在2月的苏俄黑海边召开的雅尔塔会议上为了使苏俄尽早出兵打击中国大6上的日军罗斯福、丘吉尔竟背着中国与斯大林达成一项损害中国国家和民族利益的秘密协定:允许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外蒙古)在苏俄保护下独立恢复帝俄时代在中国东北取得的殖民特权如租借旅顺口军港、中苏共有东北铁路主权以及在东北“优先利益”等等。造成这种严重后果的根本原因固然是由于美、英等国的大国强权政治但直接原因是由于**作战的失利。而桂林守军的竭力奋战也仅仅是被那些西方的大国视为一个特殊的个案。

    在刘建业当众昏厥过去一个星期以后漓江上的一个竹排上出现了刘建业的身影。和他一起在竹排上的除了一个撑竹排的艄公还有一名金的军装女子。

    “刘将军我很高兴在多次被拒绝以后你终于还是答应接受我的采访。”年轻的金军装女子用很流利的汉g说道。

    “珍妮弗中尉实话说如果不是有军事委员会的直接指令我想我还是会继续拒绝

第二百九十二章 心境-->>(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