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一十九章 天炉(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由此爆。

    同日驻广州的日军第23军正式向香港起进攻。

    同日最高统帅命令在长沙附近的暂编第2军及第4军开始南下准备策应香港方面的英军作战。

    12月1o日日军第11军召开各师团参谋长会议研究下一步对第9战区应采取的策略。在这次会上阿南惟畿训示其属下说:由于南方作战的开始人们心中弥漫着一种认为中国方面已成为次要战场的想法要特别以此为戒。在此时机自始至终要采取积极手段对重庆施加压力至少不能松懈要整备进攻的态势进一步加强部队的教育训练。

    12月12日日军第11军得到了第9战区部队一部已开始南下的情报。参谋长木下勇得知这个情况后非常兴奋他认为这正是对第9战区动进攻的大好时机。理由很简单但又很站得住脚:牵制第9战区部队南下策应第23军及南方军的作战。

    12月15日第11军制定了具体的作战指导方案。作战起的时间定在12月22日前后作战期限定在两周左右。阿南惟畿清楚在目前日本战线拉得如此广大的时候大本营对于中国这个泥淖已无能为力失去了彻底征服中国的信心要扩大战场肯定不会得到批准。他的设想是:以第6、第4o师团将新墙河南岸的第9战区第2o军击溃并于关王桥附近将其捕捉歼灭;然后随着第3师团的到达投入第6师团的右侧将汨罗江南岸地区的第37军击溃后即结束作战。

    中国派遣军总部很快就批准了日军第11军的这个作战方案。同时命令独立混成第9旅团及第1飞行团协同作战。

    根据阿南惟畿的作战计划日军预定使用的兵力为:第3、第6、第4o师团独立混成第9旅团原属“华北方面军”第1军驻太原。因第11军的第4师团调整至上海为大本营预备队独立混成第2o旅团又调至宁波接替参加南方军的第5师团第11军兵力不足临时由“华北方面军”调整而编成。独立第65、第95大队(外园支队)及军直属工兵队、野战重炮兵大队等。总计8个步兵联队(25个步兵大队)、2个骑兵联队、2个野战炮兵联队、2个山炮兵联队、1个野战重炮兵大队、2个独立山炮大队、3个工兵联队、3个辎重兵联队等共约7万人。

    日军准备动手了对面的中国第九战区也没有闲着。

    第二次长沙会战结束后第9战区上下都进行了长时间的检讨总结有关的经验教训。

    11月17日薛长官在长沙召开战区官兵代表会议就有关训练、作战等问题做了指示。

    前两次作战日军基本上都是长驱而入随后又全身而退。第9战区的部队虽然给了日军以一定打击但相比之下第9战区部队本身的伤亡更多损失更为惨重。这让薛长官对日军的作战能力有了更为清醒的评估同时也加深了其对消灭对方有生力量重要性的认识。

    另外对于如何对日军进行逐次抵抗如何切断其退路怎样选定决战地区等问题前两次作战处理得都不够妥当这也是薛长官自第二次长沙会战结束后一直在考虑的重点问题。

    薛长官认为在敌我双方军事装备和综合作战能力相差悬殊的情况下一味采取硬打硬拼“与阵地共存亡”的战术并不策略。那样往往会造成被动挨打的局面并为日军所包围歼灭只会付出无谓的牺牲。而为了诱敌深入采取直线后退也不是好办法。因为日军的机械化部队多骑兵多跑得快第9战区部队在后退时很容易被日军追上;同时部队一旦直线后退就很难再站稳脚跟这样反而会冲乱己方后线阵地从而造成一种不可收拾的溃退局面。

    在经过长期反复考虑参考了南昌作战和第一次长沙作战的经验以后薛长官在这次会上提出了号称“天炉战法”的一整套作战方案。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