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军。以原先的情况敌人的意图会是以一个军自郑州沿平汉线南下以一个军自南京沿长江西进从北面和东面分两路直取武汉或者以北路为主力沿淮河西进大别山北麓占领信阳后转平汉线南下进击汉口以南路自南京沿长江西进。由于黄河大堤刚刚决口而且通过查阅当地的气象和水文资料我们现在这一段时间当地的降雨量会比较大黄河的水位会不断上涨这势必会加大黄河决口所造成的洪水的力度。黄河决口以后洪水会沿地势南下形成巨大的沼泽一般的泛滥区并最终与淮河连成一片使日军无法沿平汉线南下。那么日军就不可能自郑州沿平汉线南下或者以主力沿淮河西进大别山只能是以主力沿长江两岸向武汉推进另以一部由淮河以南西进再翻越大别山进攻汉口攻占我国的抗战中心武汉并消灭我**队主力。”
“就如同蒋委员长在开封召开的军事会议上所说得那样‘上海、南京失守后我们惟一的政治、外交、经济的中心应在武汉武汉决不容再失我们要维持国家的命脉就一定要死守武汉巩固武汉。武汉重心不致动摇国家民族才有保障。这就是我们的战略。’武汉也是我军不得不守的战略要点。丢失武汉对于我国的持久抗战维持我国国际形象增强友人的信心争取外国的援助都是极为重要的。但是如何守才能以自己相对小的代价换取敌人相对大的损失这就是值得研究的了。就像我们先前所说重兵集结于武汉城下和敌人拼消耗对于我军来说十分不利。我军应该在广阔的作战区域里以持久战、消耗战打破敌人战决之企图确保武汉核心、持久抗战、争取最后胜利使敌人不能达到战决之目的而消耗疲惫之。此次作战我军将不以一城一地的得失进退为重而在于自动地选择有利的作战地区达成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之目的。”说完这一段郭汝瑰站到了讲台的一边由刘建业来接替自己继续作说明自己也好休息一下。
“诸位请看地图上武汉周围的地形就不难现湖北的北面和东面主要是大别山桐柏山和伏牛山区山高林密地形复杂这是我军可以充分利用的天然防御阵地。我军可以在这些山地利用地形构筑阵地拉着敌人进行逐山逐岭的争夺战最大限度的迟滞和消耗敌人。预计将作为敌人主攻路线的长江两岸地区沼泽湖港甚多山岭甚少丘陵也还有一些在长江南岸还有鄱阳湖区湖区周围河道水港密如蛛网。加上时近夏日武汉周围的天气会非常的炎热蚊虫会十分猖獗在这种天气下作战对于日军的体力和精力的消耗都是相当巨大的。所以我们所作的总体构想是会战要以各战区为外廊动广大游击战同时新构筑强韧阵地于湘东、鄂西、皖西、豫西各山地配置新锐兵力待敌深入在新阵地与之决战也就是将防御的重点设立在武汉外围地域无论情况如何变化将作战力量务立于外线地位与敌作战确保机动之自由特别要利用鄱阳湖、大别山地障及长江两岸的丘陵、湖沼实施战略相持争取作战4~6个月予敌以最大消耗同时以部分兵力在华东、华北开展游击作战以牵制日军。从远后方去牵制和打击敌人。从野战中去消灭敌人这才能争取时间加强起大武汉的防卫力量建立起新的军备以准备决定胜负的战斗。不论敌人故作声势企图在钳制方面吸引我军或是一时的转移进攻方向我各战区的作战部队必须坚持主动一改过去互不配合导致被敌人各个击破的错误必须在各自战区坚持长期抗战动游击战争以纠缠和阻止敌人的深入。”
“为达到如上的目的目前正处于豫皖边境的第5战区部队应以现在态势确保大别山主阵地积极击破沿江及豫南进犯之敌负责大别山南北两翼及长江北岸的防务。同时为了统一协调指挥在长江南岸作战的各部队应当建立一个新的战区负责武汉及长江以南防务。再从第一战区和第三战区增援部队协助保卫武汉。在第五战区和统辖长江南岸和武汉防务的新战区与敌人进行战斗的同时我军各其它战区都应寻找机会向敌人起主动进攻消耗和牵制其它战场的敌人使他们不能抽调出来参加武汉地区的会战。”
第六十四章 我们的构想-->>(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