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好言相劝让他们收下钱。至于那些要求参军的小伙子也不予拒绝只是把他们单独编组成为担架队和运输队统一管理负责运送伤员和搬运物资为前线送饭等差事不让他们参与战斗。解放军在徐蚌会战里动用的民工比参战的部队还多这就省出了多少兵员?不象**什么活都是自己来干结果许多兵员都浪费在了战线后面。
事情总算平息了下去也不由得触了刘建业的感慨。真是得民心者得天下现在全国民心所向一致抗战**虽然连续作战失利丢失了不少的国土但是老百姓还是这样的拥护**不是因为别的只是因为**是在打鬼子是在为了国家民族而战斗。就在几年前的江西杨伯涛给自己写来的信里可是说过在江西的前苏区老百姓看到**虽然没有反抗但是从眼神就可以看得出来是讨厌甚至憎恨**只是敢怒不敢言罢了。同样是打仗只是作战的对象换了情形就远不一样差的远了。
第五战区兵站部的石总监也奉李长官的命令给新编十四师送来了五车皮的子弹和三车皮的手榴弹以及炮弹等弹药特别是六吨TnT炸药五千颗雷管一卡车汽油三卡车的玻璃瓶和两吨白糖。兵站部负责押运物资的军官在请刘建业在物资清单上签字验收的时候曾经满脸疑惑的想知道他们十四师要这些东西干什么?结果刘建业对着他神秘的一笑一边摇头一边双手合十地说:“佛曰不可说不可说。”
日军第十师团继续骄狂地孤军深入向着台儿庄推进。汤恩伯第二十军团按战区长官部的命令开赴津浦线拉开了架势向滕县方向起了声势浩大的猛攻边走边打。矶谷命令留守部队冲锋汤恩伯在望远镜中见矶谷猛扑过来命令部队虚晃一枪佯作顶不住状突然向东面抱犊崮山区转移让开了津浦路正面的通路。汤恩伯也有心眼重炮营不便在山区运动他便命令重炮营开进台儿庄归战区长官指挥。矶谷果然中计以为汤恩伯无力抵抗向东逃窜也不追击直接沿津浦路临枣支线向台儿庄扑来。矶谷拥有数万步兵大小坦克近百辆山炮、野炮近百尊轻重机枪不计其数天上还有3o多架飞机助威轮番在徐州城、临沂、枣庄、台儿庄上空丢炸弹。徐海地区方圆三四百里陷入一片火海之中硝烟在天空弥漫久久不能散去。大部分村庄、树木被烧成木炭化为灰烬。
第5战区台儿庄会战的作战方针是阵地战与运动战相结合因此实现预定作战方案有两支决定性力量:一是担负机动歼敌任务的汤恩伯部(第2o军团);二是担负守备任务的孙连仲部(第2集团军)。而这两支部队并非李宗仁原来的桂系部队都是在徐州会战开始后分别从程潜的第1战区和阎锡山的第2战区临时转隶而来的部队。因此对于战区最高司令的李宗仁当务之急是要理顺关系、凝聚人心。
最令李宗仁头痛的是汤恩伯及其第2o军团。在滕县保守战中由于第22集团军守备任务艰巨、兵力不足早在日军开始进攻时李宗仁曾致电蒋介石请派军事委员会直接控制于豫东的汤恩伯第2o军团第85军的第4师增援津浦路。蒋介石基于徐州会战的特殊地位也深知第5战区实力太弱(当时全为杂牌军)同意将第2o军团投入第5战区管辖的鲁南战场。汤军名义上虽属第5战区管辖实际上对李宗仁的指令常打折扣惟蒋命是从。
汤之所以如此狂傲主要因为第2o军团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汤恩伯的第2o军团是6个月之前才组建的一个新军团直接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统辖下辖第13、第52、第85三个军和一个独立骑兵团。第13军军长由汤恩伯本人兼任下辖第11o师(师长张轸);第52军(军长关麟征)下辖第2师(师长郑洞国)第25师(师长张雷明);第85军(军长王仲廉)下辖第4师(师长陈大庆)、第89师(师长张雪中)。其中第52军、第85军的军师级干部大部分是黄埔军校学生蒋介石视他们为“得意弟子”因此对这支部队予以重点装备配以一定数量的野炮、重炮、坦克枪械齐全成为当时**的精华。
3月14日正当日军第1o师团沿津浦路快南下滕县处于危急之时李宗仁曾电令汤军团长:
敌于津浦北正面增加兵力大举反攻以牵制我鲁南之作战。邓部(指川军第22集团军邓锡侯部――引者注)兵少械劣正面薄弱两翼空虚恐难拒敌。已电呈委座调贵军团85军驻商丘之一整师由火车输送至滕县附近作22集团军之总预备队望即出动为荷!
汤恩伯接到李宗仁的电令后很不高兴。称李是瞎指挥。抱怨李宗仁:“今天这儿抽我一个师明天那儿挖我一个师这么三抽两挖叫我这个军团长怎么当?再说我的部队正在河南商丘、安徽亳州一带整训大兵团在陇海和津浦两条交叉的单轨铁道上输送必须两度换车我又怎么可能在短短的一夜之间把兵力集中到滕县?”
于是迟迟没有兵这也就是22集团军滕县血战时迟迟盼不到援军的重要原因。
但汤恩伯知道李宗仁在电令自己的同时也请示了老蒋如果不予执行担心蒋介石怪罪。于是仍不理会李宗仁先给蒋委员长一份电报电文写道:
“蒋委员长。恳以本军团全部调津浦北段出击避免分割使用以益战局而杜分散或作无代价之消耗。
谨呈。汤恩伯。”
当晚汤恩伯收到了蒋介
第五十一章 战役打响-->>(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