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这一点.因为这意味着不论胜败.伤亡都将是令人无法接受的。
李如龙接受任务后于12月6日来到了乌兰巴托。他在乌兰巴托城堡的几栋古老的房子里建立起了第11集团军司令部。司令部内共有73军官大部分都是他在信息学院的学生这次演练更像是一次课堂上的作业不过与其他时候的作业不同.这些为数甚少的男人和妇女开始编造一个集团军的弥天大谎.而且不能失败。
几个年纪较大的少校和6个下级军官被派往乌兰巴托建立起一个“军”。其他几个人则到通辽建立了另外一个“军”。截止到这个集团军“移防”到内蒙古准备“反攻”中亚为止它已经有了两个军部个空降师11个步兵师。5装甲师11个装甲旅――共有75万名官兵235o多辆坦克和装甲车并配备有自己.华上将的西北集团军.将是一只有能力抗衡俄军远东集团军的大型集团军。而要让俄国人相信.则需要更多的努力。
下一步就是模拟一个正在集结的集团军所会出的全部无线电报。以便让俄国人来窃听。这绝不像拍一些漫不经心的电报那样容易因为这些电报必须逼真和具体电报的性质和报设备都要体现各个级别的特点而且要互相配合和印证。
李如龙精心地组织了这一活动。到1917年12初中亚的上空开始充满各种密码电报、明码电报和无线电电话的信号“营”在跟“旅”讲话。“旅”在跟“师”讲话“师”转接到“军”。“军”又转接到“集团军”。
这些详细地、有时乱作一团的电文散布出了一系列与“不周山”行动有关地信息。如“步兵第11集团军的赵蛋蛋上尉准备立即向白斯文报告滑雪训练的情况”“第2汽车连索要动机在低温、高原情况下
使用手册”“第7军要求立即派来早已同意派出的法的教官”“第8o师急需补充18oo过冬的衣服。。等等。
正如人们所预料地那样俄国人很快就测出了第11集团不久一架俄国战斗机隆隆来到乌兰巴托上空进行了扫射。这是该集团军在整个大战期间所经历的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战斗洗礼。电台和人员都没有受到任何损失拍电报的工作一如既往地继续进行。
为了加深德军对第11集团军的印象双十委员会通过双>特”、“杰夫”及时向俄国提供了有关证据。这两个人都是派到中国的俄国间谍但他们1917年在中国一上岸~.为中国服务。他们所携带的密码和规定的联络时间表都被用于同俄方控制人员联系。“玛特”提供地情报说:中国最精锐的11集团军已经驻扎乌兰巴托.与韩兴华上将协调进攻中亚的行动而在乌兰巴托显然有一个中国的第2司令部存在。
“杰夫”地报告则说据他现中国第7军现正驻在通辽。当俄国人要他描述一下第11集团军的识别符号时。他明确地答复道:它是方形的一半为蓝色另一半为红色上面有一个金色的8符号。但没有下面那个半圆圈。
故意像报界和电台透露地情况对上述欺骗进行了恰如其分的渲染和夸张。当地报纸刊登了一条关于“第11集团军足球比赛”的新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了一篇第7军“随军一日”的报道。有的报纸还报道了“第2管乐队”在乌兰巴托演奏乐曲的消息和第11集团军一名少校结婚的新闻。与此同时数以千计地木制双引擎飞机出现在中亚机场上让不明真相的俄军侦察机大吃一惊。
第三十二节 欺骗-共工计划-->>(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