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十七节 初战 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中华大帝国无弹窗 印度的6地战争是在1917年9月份打响的.那时虽然驼分稳定.运量也大大低于预期.可是中国的6军还是完.一批批军队物资调集到前线.然而考虑到先期作战投入的兵力不多.所以在某些地方反而示敌以弱.诱使印军主动进攻.然后将突出部|||后趁乱进攻.达到奇袭的效果。

    印度十分大方地接收了中国推出的那些堡垒丝毫没有意识到有的时候免费的诱饵以为着后期更大的付出在接受了这些堡垒之后印军的防线被拉开了部队的分布更加恶劣而且更主要的是给了中国一个主动攻击的名义。

    在西藏前线指挥部里面总指挥宋兵策坐在正中将军门分作两排商量作战方案。

    “先我们要注意到这次战争是在高海拔地区进行的山地作战地形带来的影响是空前的所以就要求我们抛弃原来的那种依靠人力艰苦奋斗的思想而是要依赖空中的优势进行跳跃式的进攻”说话的是韩兴华上将他的话引起了一阵同意的声音。

    “另外我军历来的优势就是快以快打慢以动治静。利用印军静态防御、战线松散的弱点扬我军大胆穿插的传统作风争取在一天之内砸碎印军的这个乌龟壳。”韩兴华上将指着地图上的克节朗重重的点了一下。

    “然后我们就趁势动。趁敌人没有准备好之前攻击敌人地补给路线。沿着克德让宗、邦迪拉一路急行将印军的后面部队击溃我相信只要这场战斗胜利了印度人就只能退出同盟国阵线即便他们不退出地话也要面对我们不是动的袭扰。不得不把大量兵力布置在平原利用人数优势来抵消我军的威胁那样的话就可以大幅度减少在印度南部作战的压力。”

    “恩这一点我有点不同的意见我们的主要目地是击败印度而不是让印度退出战争所以我们需要在击溃印度前哨部队之后继续进攻而不是消耗印度的国力这个陛下已经几次说明了。我就不多说了。”宋兵策打断了韩兴华的话其实这次出征他也感到了压力。虽然自己是吴俊升之后第一个升为元帅的可是之后的战斗。陛下似乎忘记了自己只有这次才派自己出征而且还派了上将韩兴华过来这个担子不好挑呀!

    门口突然传来响亮的报告声。声音里有着压制不住得兴奋宋兵策心头一沉已经隐约想到了大概生了什么事情。肯定是打了起来了不过随即一股久违的感觉出现了一个名将期待一场震惊世界战争的心有跳动起来。

    果然与宋兵策想的差不多战争已经打响了。1917年印度将进政策地重心由中印边境西段转移到了中印边境东段。在头6个月里印度在麦克马洪线上建立了24个据点。1917年94印度阿萨姆邦步枪联队的巡逻队在克节朗河以北建立了一个哨所这个位置在当时的印度6军地图上都标明在中国境内。

    指挥巡逻队的印度军官显然认识到了该哨所地敏感性为掩人耳目他将这个哨所用”国境线”以南约3里的一个叫多拉的山口来命名。9月8我人民中**队部队约6o人突然从塔格拉山脊上冲下来但他们并没有直接进攻而是在其周围驻扎下来控制住了多拉哨所。印军惊恐之中向后方电称“受到中**队6oo的进攻请求增援”。

    1917年9月9日226;门农召开会议决定向中**队起进攻目标是将”国境线”以北11公里地塔格实际国界。门农并电令当时处在最前线的第9旁遮普营立即进驻多拉哨所第7旅其他部队必须在24时内赶到。行动密码代号――里窝那。

    “里窝那行动”幕后的策划者和最大支持者是时任印度联邦三军参谋总长的B•m•考尔中将和印度联~“里窝那行动”看起来不像一个军事计划而更像一个政治挂帅的指令的原因。这个计划刚一提出印度联邦6军内部就有相当一部分高级将领激烈反对。

    先是6军参谋长塔帕中将他认为“东北边境特区”的基础设施太落后根本不足以负担起战役级别地后勤保障而且承平时间太久已大大削弱了6军的战斗力。印度联邦应该采取的是守势而非进攻。和他持相同意见的是印度联邦前东线司令部司令官s•p•托拉特中将早在1916年1o一~计划准备建立一条由前进哨所组成的警戒线后方由两条

第七十七节 初战 上-->>(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