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四节 血战 (十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内为单层或多层的湿舱突破吞噬舱阻隔的部分力传递到这里由这里的液体承载并分散均匀传递到后面的主防雷装甲上被称为吸收舱;主防雷装甲与内舱之间一般还设有单层或多层干舱。如果主防雷装甲被撕裂生液体泄漏这些舱室还可以起到阻隔作用被称为过滤舱

    该结构在动力舱段的主防雷装甲后面没有设置完整地过滤舱而在副炮弹药库和主炮弹药库舱段的主防雷装甲到弹药库壁之间管线舱和下方的储藏舱一起形成了完整的过滤舱。

    整体上看除了弹药库舱段的布置相对还算严密以外与同时期其它国家战列舰的防雷结构相比较威廉三世的结构要简单得多设计要求也不高。仅仅为抵御25okgTnT的水下爆破。但出人预料的是它在实战中地表现。

    从1916年7月西非达喀尔“黎塞留”号战例gTnT水下爆破的战列舰除了黎塞留以外没有一艘能抵御gTnT装药的鱼雷攻击。

    而之前。“威廉三世”号战列舰被击中了几枚箭鱼式攻击机投下的17okgTnT装药地机载鱼雷其破坏力均被防雷结构完全抵挡几乎没有造成任何损伤这说明威廉三世防雷结构的实际抵抗能力远在上述几个国家的同行之上。

    再根据其它更严峻的受打击情况德国人在战后明确表示认为其实际能力远远过设计要求地防御。德国海军在1917年11月12关于菲特列二世号损失的号技术报告上指出它的Tds(Torpedofennetite烈性炸药的水下爆破可.的实际准确防御水平。

    不过同时抵挡8重型鱼雷的攻击一方面是st52造船钢的高

第四十四节 血战 (十一)-->>(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