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五节 赤字搞教育 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这个才是真正的富国之捷径其它的东西都是表面的虽好的一时好不的一世把国力消耗干净就是昙花一现不是治国之道。

    所以不管怎样哪怕财政赤字也要把教育经费凑齐了千万不得拖欠!“

    唐悦良早已没有了刚来时的锐气赵刚说一句他就点一下头后来他果真按照赵刚所说的一年的财政赤字一个多亿硬是把教育搞得清清楚楚大图书馆的建设也迅的完成了在其后十几年内这些大大小小的图书馆接待了上百亿人次的访问给那些渴求知识的人带来了知识被誉为新中国十大工程之。

    唐悦良走后赵刚陷入了沉思教育商品化的风竟然吹进了财政部长的

    耳朵里而且还把财政部长吹得找不到北看来这股风已经有点气候了作为领导人应该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在赵刚的心中对教育产业化十分痛恨因为自己就是教育产业化的受害人。

    在国家教育资金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收取学费是一种最迅的获得资金的手段。记得自己上大学的时候每年都要缴纳几万元学费自己家里并不富裕每年都要紧衣缩食的过日子。

    对于政府的大学而言一年可以收入几个亿这可是巨大的收获!但是对于国家财政支出而言这每年多出的几个亿元教育部门和学校是如何花掉的、花得是否合理和规范民众无以所知、无从所问。

    学校本来是一片净土学习与研究的净土。可是在教育产业化之后那些鼓起腰包的校长、书记转眼之间财大气粗变得嚣张、猖狂和不可一世。从幼儿园的园长、小学校长、中学校长到大学校长或院长他们手中有巨大的财务权和人事权似乎个个是老子天下第一。似乎在他们的眼里已经不在乎培养出的学生素质的高低和能力的优劣而只有招收了多少学生、了多少奖金和补贴;

    他们的眼里多半是金钱、地位和权势。那些校长、书记已经失去了昔日教书育人、忧国忧民的道德和情操变得和一心牟利的资本家一模一样。你看那些本来应该是学术带头人、学科带头人的校长、主任已经没有任何知识分子的谦虚、好学和奋进变得如同那些官僚们一样勾心斗角、花天酒地。

    这样的学校这样的产业能培养出新一代接班人吗!赵刚绝对不允许这种情况出现在自己的国度内永远不允许!

    为了搞清楚教育部的态度赵刚马上召见了教育部部长周昌雄这个人早年在哈佛大学毕业经受过美国的教育对美国教育系统了解十分熟悉所以赵刚把他提拔到了部长高位就是希望他能借鉴美国教育的长处补中国教育之短。赵刚坚信周昌雄一定是教育产业化的坚决反对者。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