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了一句太傅来了。方才聊天逗趣的皇子王孙,都回了自己的位置。
太傅说了几句每日警醒大家要用心读书的古人之言,便让众人自取纸张,开始书写昨日留的策论,他自己则取了本,读了起来。岚筝写了几句后,便将纸团了扔到了一旁。然后四下张望,咬着笔头做痛苦思虑状。这一切都被太子党魁看在眼中,互相使了眼色。
没过多一会,就听到太监禀告:“皇上,皇后驾到――”
大家赶紧放下纸笔,起身迎候二人。全本皇帝当年能够继承皇位,多亏取了豪族王氏嫡女,在她的帮助下,扳倒了当时的太子,夺得的皇位。他的皇位是建立在外戚的帮助下的。加之他作为帝王,文人气质更重些,缺乏独断的霸气,所以非常希望自己的皇子能多些豪气。
因此能征善战的晋王最得他喜爱。至于皇后嫡出的太子和惠王,虽也给足了父爱却不如对晋王来的强烈。
恰好太子和惠王也对自己父皇没甚好感,所以父子关系维持着微妙的平衡,大家心知肚明,谁都不去触碰警戒线。
众皇子王孙拜过皇帝,便重新落座。
皇帝挥了挥衣袖,笑道:“朕就是来看看你们,你们继续功课吧。”说完,绕着众皇子开始看他们的策论。皇后跟随在皇帝后面,最担心的是么子惠王,果然一瞧,只见惠王正撑着下巴,叼着笔杆望天。
皇后朝他使了个眼色,惠王从口中取了毛笔下来,装模作样的继续书写。
皇帝饶了一圈,走到了太子身旁,微微俯身看他的文章,这时太子抬头与自己的父皇凝视,皇帝一惊,心里道,他的眼神怎么这么冷。说实话,他不喜欢太子,因为太子十分聪慧,做事滴水不漏,就算他不喜他,也找不到斥责的理由,如果硬是要找,那么他唯一能拿出来说的,就是他身体不好。
皇帝看了太子的文章,赞许的点了点头,又转去看惠王的。对于惠王,皇帝的感觉并不比太子好,在他没遭意外的时候,和太子如出一辙的诡计多端,自古帝王都防范皇子夺权,所以皇帝对惠王的印象也差。但是自从惠王变的傻乎乎的,缺乏安全感的皇帝,变得对他甚是喜爱。
对在外戚压力下的皇帝来说,没
道高一丈-->>(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