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章 春杏入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村本就离着渠城不远,又因为村里出了个王婆子,所以经常有丫头小子被卖到城里大户人家当丫鬟小厮的,每年往家里捎几个钱,在里边干几年领笔银子被放出来的也不少,还有些点子好的直接被留在了府里做个“领班”之类的小官,可捞的油水就更多了,久而久之,也就没人觉得卖孩子有什么不对的。

    春杏望着地面的青石砖,砖面整齐光洁,就跟这王府的外表和王府里出来的那几个仆妇丫鬟一样,干净光鲜。

    应该能“光鲜”出个好价钱吧,程婶她们一家人也能用这笔钱先缓一缓,虽然没多少,不过春杏她爷爷的病好歹能先给治了,省着她三婶那个刨粪的一天到晚吵着要分家。

    而且她也急需一个靠脚的地儿,思来想去还是觉得进官宦人家当仆人靠谱,眼下这个端王府就是个不错的选择。

    一来有王府做靠山,她可以慢慢了解下这个朝代,了解这里的民风民俗,慢慢融入这里的生活,生活基本有保障。

    二来靠着她那点“手艺”,可以在府里做点小偷小摸捞点外财,等出府的时候也能攒笔银子出来,到时候无论是回乡下嫁人种田,还是在城里赁屋开铺,她都能有个进项不是!

    想到这里,春杏紧张的微抬了抬下巴,希望赵妈妈眼尖,能看在她这张还算白嫩清秀的面皮份上领了她走,她现在能指望的也就是这张比起乡下丫头来好看那么些的面皮。虽然有点冒险,却也值得一搏!

    赵妈妈正观察着前几排小丫头的头面,就见最后排的一个竟然自个把脸抬起来了,虽然不是很明显,但怎么能逃过赵妈妈这么多年练就出来的辛辣眼风,当下心里冷笑了声:前两天太太可是交代过了,府里诸位少爷小姐的脾气性格俱是不同,嗜好也各不一样,让多买几个人回去,到时候好让他们挑自己可心的!

    说是让他们挑,可谁先挑谁后挑就不一定了,嫡支和庶支挑的人选就更不是他们自个能定的了。

    最重要的是,太太的话里还藏着一层意思:脾气嗜好不同,那相对的丫鬟自然也就要不同的了!那些仗着自己长了个好模样就有点野心思的,也不是毫无用处,就看你怎么用了。

    赵妈妈瞥了眼春杏,给旁边立着的小丫鬟使了个眼色,让她记下后排的这个,小丫鬟一看就知道这个白嫩丫头是被留下了,这种不知好歹想往上爬的丫头她见多了,当下也不多问,轻点点头表示记下了。

    一下午整整两个时辰,小丫头们被查问了名字,家里几口人,都会做些什么之类的平常问题,又考了女工,识字,最后留下了十五个,春杏自然也在其中。

    王婆子见春杏被挑中了,稍微惊讶了下,但也没太当回事,又紧着抓空讨好了几句赵妈妈,转身乐呵呵的跟着小丫鬟去账房支钱了。

    一路上还嘀咕着,这和王府做生意就是爽利!不用讨价还价,丫头调教的好还有打赏,不像一些小门小户的,买个人挑三拣四不说,还净想着压价……

    临走前春杏和其他几个被留下的小丫头特意去看了眼王婆子,托她把卖身银子带回家去,顺便给家里带个好。

    春杏不是傻的,拿到卖身银子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分出一半来自己留下,紧接着又从中摸出一小块塞到王婆子手中,恭敬道:“这一个多月王妈妈对杏儿一直是照顾有加,杏儿也一直都把妈妈当自己亲人看待,以后杏儿不能常伴您左右听您的教诲了,这点小钱妈妈您拿着,是我孝敬您老的,剩下这些麻烦妈妈捎给我娘,叫她安心,以后每年的月例银子我一定都会托人带回去的!”

    说完这一大段话,春杏自己都快酸倒了,学古人说话真是累啊。

    王婆子早就腻烦了这些虚情假意的话别,面无表情的掂了掂手里的一小锭银子,死丫头还算识相,当下抬头虚伪地扯了下嘴角,“小丫头放心吧,银子和话,老婆子我一定都给你带到!”

    “那就多谢王妈妈了,杏儿在这边一个亲人也没有,就认识妈妈这一个同乡的长辈,以后妈妈要是想杏儿了,就多来瞅瞅杏儿,杏儿定会好好孝敬您老的!”

    王婆子心想小丫头年纪不大,主意倒是挺正,这么小就学会交人情了!在土楼里教规矩的时候就知道这丫头是个有小

第一章 春杏入府-->>(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