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给梁宁回了一个礼,下达了命令。
“下面,各部队按出场顺序带回。”梁宁对部队下达了命令……
如果不是身上的事情还很多,再一个惦记着刚回家的陈兆广,陈伟雄真的还想在特一师多呆两天。可惜,军人的时间都不是由他们自己安排的。特一师授衔仪式后的第二天,陈伟雄就被李冰搀扶着上了车,踏上了回京之路。陈兆军好不容易有了一个在外面玩一玩的机会,又怎么会放过?虽然二哥是回来了,他也很想跟陈兆广在一起呆一段时间,不过从他知道陈兆广已经正式被调回国内以后,这个愿望就没有那么强烈了。反正二哥在国内,一时半会也不会再出去了,早一天晚一天就是那么回事,再说那天晚上兄弟三个几乎聊了一夜。有这个机会还不如在特一师玩一下。
接下来的几天,陈兆军几乎都是在特一师“空中轻骑兵”度过的,不过这几天给他的打击也是很大的。原本以为自己恐怕是中国动力三角翼第一人了,且不说中国第一个成建制动力三角翼“空中轻骑兵”中队的副中队长徐6兵口口声声管他叫师傅(虽然陈兆军不让,都是听在心里舒服),再说特一师梁宁师长也亲自关照“空中轻骑兵”中队的队员们要多跟陈兆军学着点,可是一旦上了天,陈兆军这才知道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这话是非常有道理的。这个本来陈兆军为了玩整出来的玩意已经被“空中轻骑兵”们玩成了艺术。如果说“空中轻骑兵”是在飞的话,陈兆军的玩法只能说是在爬。由于动力三角翼成了装备,不少东西都进行了改进,不但三角翼的翼面变小了,需要掌控的技巧也变得多了起来。看着陈兆军跌跌撞撞的在天上飞,连梁宁都没脸看下去了,好在他知道那个东西的安全性很高。否者都不敢让陈兆军飞了。
陈兆军飞动力三角翼地技巧让他丢大了脸。虽然没有人说什么,也不会有人说什么,因为大家都知道不是陈兆军飞得不好
|自己的技术好了。这就跟设计飞机的人不一定教游泳地人不一定会游泳是一个道理。但是这事让陈兆军自己心里不舒服。
为了保证陈兆军的安全,徐6兵专门拿出来了降落伞。跳伞是每一个“空中轻骑兵”都必须掌握的东西。看着别人自由自在的在天上翱翔着,自己确要背着伞包才能上天,陈兆军有点哭笑不得了。当初他搞动力三角翼就是因为没跳上伞才折腾出来的。虽然这个时候国外也有动力三角翼运动,但是由于中国创作性的将它用在了军事用途上,这就使中国的动力三角翼运动水平成了世界的一流强国。不少国家也参照着中国开始在特种部队中使用动力三角翼。做为动力三角翼的明人,陈兆军有点丢不起这个人了。不过他还是有自知之明的,最起码他知道,自己要想跟“空中轻骑兵”们比飞动力三角翼几乎是不可能地了。不过当他看着徐6兵拿来的降落伞伞包时候。陈兆军突然想到,别看动力三角翼不行,不过他可以搞动力滑翔伞。照样镇住这帮“空中轻骑兵”。
动力伞运动全称为动力滑翔伞,它是在滑翔伞基础上展而来的。动力伞顾名思义,便是滑翔伞加上动机的组合。它是在座带后加上一个轻型航空动机.由飞行员背负或使用简单的三轮起落架起飞。滑翔伞最初起源于法国阿尔卑斯山区,1978一:|:登,用一顶高空方块伞从山腰起飞。成功地飞到山下,一项新奇的运动便形成了。1984年法国登山家菲隆从阿尔卑斯山的勃朗峰上成功地飞出,使滑翔伞名声大噪,迅在世界各地风行起来。
陈兆军是个说干就干地主,他可不管那么多。反正有现成的动力三角翼动机,只要略做改进,加上防缠绕护罩什么的,轮式
第一百二十三章 特一师的故事-->>(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