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他凝重的面色吓得一怔,讷讷道:“我自己想的。从你接了圣旨之后,我便一直惦记着此事。我是男子,最晓得一门好亲事对男子而言有多么紧要。唉,可怜你这几年跟着你娘东奔西跑,生生把婚事给拖下了,不然何至于到今日被圣旨赐婚的田地?”
刘灵毓沉默须臾,道:“芙蓉王是皇上的亲姑姑,位列三大摄政王之一,身份尊崇,嫁给她……不坏。”
“但听说她久病缠身,常年不下榻,还有的说她……”
“道听途说。”刘灵毓道,“她适才还驱车来我府前,精神奕奕,面色如常。”
文侧夫稍稍放心,想了想又问道:“那,林姑娘呢?”
刘灵毓道:“林姑娘与我有同窗之谊,我视她为长姐。”
文侧夫道:“当真?”
刘灵毓缓缓道:“当真。”
其实……
并不是没想过嫁给林姑娘的。只是这种想并非因感情所驱使,而是因各方利益作考量。一来,林姑娘出身寒微,牵不动各方复杂的关系。二来,还是因为林姑娘出身寒微,他嫁过去不但不会受委屈,还可以尽可能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当年他入军营,母亲便忧心他的婚事。男子再身强力壮,也比不上女子的身份地位。女子从军卫国是天经地义之事,但男子的责任是守家护家,到适婚年纪,即使军营容得下,妻家也容不下。因此他拖延婚事至今,便是希望能多一刻在军营,少一刻在那所谓的妻家。
他求林姑娘相助,虽是无奈之举,但无奈之中也有试探之意,若林姑娘真对他有意,他是愿意成就这段姻缘的。可惜,事事岂能尽如人意?他小瞧了芙蓉王的影响力,也看轻了京中复杂的局势。他既为刘氏之后,便在棋局之中,她们又怎会任由他置身事外?
自手接圣旨那一刻起,他便再无退路,除肩负刘氏重担之外,今后还要顾及芙蓉王府的声誉。
想及此,不免想起宁棠娇那张时不时挂着羞涩与憨笑的面容来。实难将这样一个人与母亲口中野心勃勃雄心万丈的芙蓉王混为一谈,可她偏偏又是一个人。只是不知,究竟是他看错了人,还是母亲听错了风。
“既然你主意已定,我也没什么好说的。”文侧夫依旧郁郁寡欢,显然觉得刘灵毓还是迫于圣旨,不得不嫁。
刘灵毓知道文侧夫持家精明有道,但对朝中复杂的局势与关系并不清楚,也不再解释,只是轻轻抓住他的手道:“父亲早亡,这么多年,母亲与灵毓常年驻守边关,家中一切尽由二爹爹操心打理。现如今,这桩婚事又要请二爹爹多多费心了。”
文侧夫眼眶一红,头侧向一边,许久才回过来,哽咽道:“你只管放心,我刘家的男儿出嫁,绝不比那些
娶夫(七)-->>(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