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公司正在改造的发动机工厂以及整车生产线,请恕我冒昧,可以知道贵公司发动机工厂的年产量吗?”顾韵贞问道。
“呵呵,没什么不可以的,我们在3个月后按照计划将达到日厂1000台的规模。”提姆回答道。
“这个,也就是年产36万台发动机,罗孚的整车生产将达到30万辆?”顾韵贞问道。
“顾先生,是这样,我们罗孚英国工厂将分3期扩产,完全达成也要看土星发动机工厂和华国发动机工厂的进度情况,不过,我们罗孚汽车最高不会超过80万辆的目标。”提姆说道。
“顾先生,我们先开始正题。”提姆严肃的说道。
“好的,我也正期盼着这一刻的到来。”顾韵贞点了点头说道。
会议室的门被提姆的助手慢慢的关上。
此时西风汽车,吉动汽车的代表也被分别领到了各自的会议室,分别由罗孚的2位主管按照事先准备好的策略开始谈判。
按照方圆的部署,罗孚汽车将和3个汽车公司进行合资建厂谈判,从3个档次切入华国汽车行业,一举奠定罗孚汽车和华国汽车龙头企业的本土化布局.。(读看看小说网)
会谈很轻松,几方对于合作都充满期待,不过对于沪海汽车还有些纠结,按照沪海汽车的情况,他们现在和大众以及通用合作紧密,相对于罗孚的善意,沪海汽车主要对引进生产复合生物发动机更感兴趣,可是这正是罗孚的顾虑,沪海汽车和两个巨头的合作太过于紧密,虽然沪海汽车可以说是几个应邀公司中实力最强的,也是罗孚汽车最佳的华国合作伙伴,可是隐患太大,这才是罗孚真正的担心。
对于和吉动建立合资公司,吉动反而是最积极的,这让和吉动的谈判进展非常快。
“黎先生,我很感谢您的信任,我们罗孚汽车将会派出3人的专家团前往贵公司进行最后的考察,并在他们提交可行性报告之后,正式签署合作协议。”提姆今天是亲自来和吉动谈判的,前期已经谈得差不多了,提姆就是来进行最后的确认。
“提姆先生,我们非常期待和罗孚汽车的合作,这对吉动具有非常大的历史意义。我相信我们的合作会非常成功。”黎州书激动的说道。
“呵呵。我们也很期待黎先生创造奇迹,我们只是黎先生奇迹的参与者和助手而已。”提姆笑着说道。
罗孚和吉动的合作很简单,罗孚将建立紧凑型轿车研究中心,并同时以研究中心和1000万美元入股吉动,占百分之二十的吉动股份,并最大限度的供应复合动力发动机。同时签署的当然还有一份排日性的保密协议。
对于提姆的不解,方圆这么告诉他,罗孚的定位都是高档车系,对于紧凑型汽车,罗孚最多只能进行战略布局以及对传奇人物的跟随,紧凑型汽车不是罗孚的目标,罗孚可以参与,但不能太深。
经过几天的谈判,沪海汽车和西风汽车都委婉的拒绝了罗孚的提议,坚持引进发动机,而且不愿签署排日协议,谈判一时间陷入破裂的边缘。
方圆很急,千算万算,他低估了两大车企和外国巨头的亲密程度,他准备的合作方案和排日协议被西风汽车和沪海汽车看成了一种傲慢。
方圆上火了,眼看着计划出现如此大的变故,方圆能够安心才怪。
随着两日后代表团离开英国,方圆的罗孚计划遭受到了重大危机。
方圆火了,以威特集团新京公司副总经理董方的身份秘密拜访华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接见方圆的是一汽集团总经理郑新宇,一位为华国汽车工业奉献了一生的老人。
“呵呵,我是称呼你方总,
第七十二章 突如其来的调整-->>(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