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3章 拨弦擒萨追兀鹫,止焰查仪破阴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后面竟然是一个小小的壁龛。

    里面放着一个油布包裹!

    打开包裹。

    里面不是武器或毒药。

    而是一本薄薄的、页面泛黄的手抄本!

    封面上没有任何字样。

    但翻开第一页。

    上官拨弦的呼吸几乎停滞!

    上面用清晰的笔迹画着一幅简易地图。

    标注着几个关键地点。

    其中一个被朱砂重重圈出的,正是——皇宫观星台!

    旁边还有一行小字。

    “北辰之巅,寒露为引,地火焚天!”

    而在手抄本的最后一页。

    记录着一种极其复杂歹毒的法子。

    如何利用特殊频率的声波共振某种埋藏在特定地点的矿物。

    从而引发大规模、可控的……地底爆炸!

    这根本不是简单的刺杀或破坏。

    这是要利用自然之力。

    制造一场堪比天灾的“天罚”。

    彻底摧毁皇宫乃至长安中枢!

    “寒露”预案的真面目,竟是如此!

    几乎同时。

    疯狂运转的“寒仪”发出一阵刺耳的尖鸣。

    中心晶石光芒爆闪到极致。

    然后骤然黯淡下去。

    彻底停止了转动。

    信号,已经发出!

    上官拨弦握着那本足以掀起滔天巨浪的手抄本。

    与萧止焰对视一眼。

    两人眼中都充满了前所未有的震惊与凝重。

    风暴,真的要来了。

    而他们,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阻止这场精心策划的、旨在倾覆王朝的惊天阴谋!

    “寒仪”的信号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虽未立时掀起惊涛骇浪,却让整个长安城的地下暗流变得更加汹涌诡谲。

    那本揭露“寒露”预案核心——即以声波共振引爆“地火精华”、制造“天罚”——的手抄本,像一块烧红的烙铁,烫得萧止焰和上官拨弦坐立难安。

    事关国本,牵扯宫闱,证据虽惊世骇俗,却仍显单薄。

    那手抄本来源不明,虽是“兀鹫”遗留,但谁能保证不是“玄蛇”故意留下的又一重迷雾?

    贸然呈报,若被反咬一口诬陷贵妃,后果不堪设想。

    更何况,“地火精华”在何处?

    共振装置又埋于皇宫何地?

    这些关键信息,手抄本上并未明示。

    “当务之急,是找到‘地火精华’的埋藏地点,以及确认共振装置的存在。”

    萧止焰在书房内踱步,烛光将他紧锁的眉头映照得愈发深刻。

    “手抄本提及‘北辰之巅’,观星台是首要怀疑目标。”

    “但皇宫大内,守卫森严,尤其是观星台这类重地,没有确凿证据和万全准备,根本无从查起。”

    上官拨弦坐在书案前,面前摊开着那本手抄本以及她记录的“寒仪”异常数据。

    她纤细的指尖划过地图上被朱砂圈出的“观星台”三字,沉吟道:“‘玄蛇’布局深远,既然选择观星台作为‘北辰之巅’的象征,必然有其道理。”

    “观星台不仅是宫中最高建筑之一,更重要的是,其下埋设有测定地动方向的‘候风地动仪’核心部件,与大地脉络相连。”

    “若在此处引爆‘地火精华’,引发的震动和破坏将难以想象。”

    她抬起眼,看向萧止焰:“我们不能直接闯入观星台,但可以从外围入手。”

    “手抄本提到共振需要特殊频率的声波,这声波必然由某个装置产生。”

    “这个装置不可能在信号发出后才安置,定然早已潜伏在宫中某处。”

    “李瞻之前提到的那个掌管灯烛油火采买的钱宦官,嫌疑很大,他是否有权限接触到类似物品存放的库房?”

    “或者,宫中近期有无异常的音律、钟鼓方面的动静?”

    萧止焰眼中闪过一丝赞赏,拨弦总是能迅速抓住关键点。

    “钱宦官已被暗中监控,但目前尚未发现他直接接触可疑物品。”

    “至于音律钟鼓……司天台负责历法和天文,也兼管部分宫廷礼乐,但近期的确无异常奏报。”

    他顿了顿,语气凝重,“不过,还有一条线索。”

    “手抄本上提及‘地火精华’乃极阳至烈之物,需以至阴之物调和或封印方能稳定储存。”

    “宫中至阴之地……除了冷宫,便是那些深埋地下的冰窖或水源深处。”

    “冰窖……水源……”

    上官拨弦若有所思。

    侯府冰窖下的“寒仪”利用地寒,而皇宫规模远胜侯府,其冰窖体系更为复杂庞大。

    “或许,我们该从宫中冰窖或重要水源的巡查记录入手,看看近期有无异常的人员进出或物料搬运。”

    就在两人凝神商讨之际,影守的身影如同鬼魅般出现在书房外,声音带着一丝急促:“大人,上官姑娘,司天台监正吕大人连夜求见,说是有十万火急之事!”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