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坚”是谁?
剧本里只提供了几场戏的台词和简单的情景提示:
一个留学归来的进步青年,满怀理想,在金家的夹缝中挣扎,与冷清秋有着朦胧的情感纠葛。
寥寥数语,只能勾勒出一个模糊的轮廓。
他该如何去演绎一个他完全无法共情,甚至无法在脑海中具象化的人物?
小久从窝里探出脑袋,黑亮的眼睛好奇地望着对着几张纸发呆的主人。
顾晓将它捞起来,放在剧本上,指尖无意识地梳理着它背上的绒毛。
“你说,这个欧阳于坚,该怎么演?”他低声自语。
小久自然不会回答,只是舒服地眯起眼,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
顾晓尝试着集中精神,开启灵视,希望能像解析舞蹈动作或电影片段那样,将角色的内核剖析、拆解。
然而这一次,超乎寻常的视觉捕捉力和记忆力失灵了。
他能看清每一个字的笔画,能瞬间记住所有台词,却无法从中“看到”那个名叫欧阳于坚的年轻人,在民国北平的深宅大院里,究竟怀着怎样的一颗心。
记忆只能唤起,无法创造。
表演也终究不是技术的堆砌。
它需要理解,需要共情,需要将虚构的人物血肉,填充进自己的骨骼。
他靠在椅背上,轻轻叹了口气。
沉默在房间里弥漫。
顾晓忽然站起身,椅子腿与地板摩擦发出声响。
“唧?”小久被这动静惊动,抬起头,满眼疑惑。
顾晓伸手将剧本装入书包。
小久侧头道:“你要干嘛?”
他拉上书包拉链,言简意赅道,“去图书馆。”
干想无意。
既然此刻无法从内部共情,那就调查一下历史,至少把《金粉世家》原著看一遍。
念及于此,他忽然顿住,然后抬手轻轻拍了下自己的额头。
“笨啊,”他低声自嘲,“想知道那段历史,去图书馆干嘛,直接问老一辈不就好了吗?”
顾晓揣好小久,快步走出家门。
来到街上,他伸手拦下了一辆黄色的面包出租车。
他拉开车门坐进后座,淡淡道:“去北/京动物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