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计划:“琉璃计划,自主融资。“既然借壳是饮鸩止渴,那就用最笨的方法,走最远的路。
深圳平安金融中心116层的会议室里,落地窗外是香港新界的远山。颜旭坐在长桌一端,面前摊开的协议厚得像一本百科全书。空调冷气开得很足,他却感觉后背已经被汗水浸透。
“颜总,这是最终版的融资协议。“南华资本总裁陆明阳的声音温和得令人不安,“五十亿资金,足够'琉璃计划'大展拳脚了。“
坐在陆明阳身旁的刘建明急忙补充:“星科电子的收购今天就可以签约,三个月内保证完成资产重组。“
颜旭翻开协议,手指在“无限连带责任担保“条款上停住。条款明确规定,他必须以个人及直系亲属全部资产为抵押,担保所有关联交易。
“陆总,这个担保范围......“
“这是行业惯例。“陆明阳微笑打断,“毕竟我们承担了全部风险。“
这时,会议室门被推开,一个戴着金丝眼镜的律师走进来,递上一份补充协议:“颜总,这里需要您母亲和妹妹的签字。“
颜旭的手猛地一颤。他想起昨天和母亲通电话时,老人还高兴地说在老家给他求了平安符。
深夜,颜旭在酒店房间反复研究协议附件。
李芸打来视频电话,声音带着哭腔:“颜总,刚收到通知,晶源微电子正式停止所有供货。“
画面切换到仓库实验室,张猛红着眼睛说:“没有新的芯片,'琉璃'样片就是一堆废铁。“
就在这时,手机收到陆明阳发来的短信:“颜总,通天的杨志远正在接触星科其他股东。时间不多了。“颜旭走到窗前,望着深圳湾的粼粼波光。对岸香港的灯火像无数双眼睛,注视着这个艰难的抉择。
第二天签约仪式前,颜旭独自在洗手间用冷水冲脸。镜中的自己眼窝深陷,鬓角不知何时添了几根白发。他想起创业初期在车库吃泡面的日子,那时虽然艰苦,但每个决定都做得心安理得。
“颜总,准备好了吗?“刘建明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签约厅里,鲜花簇拥,香槟塔闪着诱人的光泽。陆明阳已经等在**台前,台下坐满了记者。
颜旭拿起沉甸甸的金笔,笔尖在纸上投下颤抖的阴影。就在他要落笔的瞬间,手机突然震动——是周教授发来的消息:
“刚查到,南华资本实际控制人,是通天集团前副总裁。“
这个消息像一记重锤,砸得颜旭眼前发黑。他终于明白,这根本就是个精心设计的陷阱。
“等一下。“颜旭放下金笔,在所有人惊愕的目光中站起身。
“陆总,我需要确认一个细节。“他的声音异常平静,“贵司的实际控制人,是否与通天集团存在关联?“
陆明阳的笑容瞬间凝固,会场一片哗然。
“这是商业机密。“陆明阳强作镇定。
颜旭拿起协议,缓缓撕成两半:“那很遗憾,我们无法合作。“
刘建明冲上来:“颜总,你疯了!这是唯一的机会!“
“不。“颜旭环视在场的记者,“我们宁愿站着死,也不愿跪着生。“
回到北京时,仓库里正在举行一场特别的会议。让颜旭惊讶的是,所有员工都到齐了,连已经提交辞职信的小陈也在。
“颜总,“张猛第一个站起来,“我们商量过了,大家愿意降薪30%,凑钱支持'琉璃计划'。“
李思远拿出一个信封:“这是我的全部积蓄,虽然不多......“
周教授指着墙上的中国地图:“那些边缘市场的客户听说我们的困境,主动提出预付货款。“
最让颜旭动容的,是西山煤矿老王打来的电话:“颜总,俺们矿上凑了五百万,你先用着!下井的兄弟都指着你们的设备保命呢!“
颜旭站在仓库中央,看着这些质朴的面孔,眼眶发热。他想起刚才在飞机上看到的日落,那一刻他明白了——真正的资本,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这些沉甸甸的信任。
夜幕降临,仓库里的灯火格外明亮。颜旭拿起那架紫檀木算盘,轻轻拨动算珠。这一次,他计算的不是得失,而是如何对得起这份信任。有些契约看似诱人,实则是魔鬼的交易。而他们选择的这条路,虽然艰难,却通往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