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的利剑。
他轻轻抚摸着栏杆上的一处刻痕——那是三年前公司最艰难时,团队在这里立下誓言时刻下的“旭日“二字。如今字迹已被风雨磨得模糊,却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深刻。
“颜总,就知道你在这里。“
周教授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老人拄着拐杖,慢慢走到他身边,递过来一罐温热的啤酒。
“记得三年前吗?“周教授望着远处的灯火,“我们在这里发誓,要做出让世界尊重的中国制造。“
颜旭接过啤酒,罐身的温度透过掌心传来:“那时候以为最难的是技术。“
“现在呢?“
“现在才知道,最难的永远是人心。“
天台的门再次被推开,团队成员陆续走了上来。
李芸拿着财务报表,张猛抱着测试样品,李思远甚至把笔记本电脑也搬了上来。没有人说话,大家自然地围坐在天台中央,就像过去无数个加班的夜晚。
“刚刚收到消息,“李芸轻声说,“通天集团又投资了一家芯片设计公司,这次是专注AI加速的。“
张猛冷笑:“他们这是要把所有路都堵死啊。“
“不,“颜旭摇头,“他们是在告诉我们,这场战争没有尽头。“
他站起身,走到天台边缘,指着脚下的城市:“看这些灯火,每一盏后面都可能是一个战场。商业的,技术的,资本的,甚至......“他想起苏明远的警告,“超越商业的。“
夜风渐起,远处隐约传来救护车的鸣笛声。
李思远突然说:“颜总,我今天测试'琉璃芯'三代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年轻人打开电脑,调出测试数据:“在极端压力下,芯片的某个冗余模块会自动激活,性能反而提升了15%。“
“就像我们。“周教授若有所悟,“压力越大,越能激发出潜能。“
颜旭望着团队成员们被城市灯火映亮的脸庞。这些曾经青涩的工程师,如今眼中都多了一份历经磨砺的沉稳。背叛没有击垮他们,打压没有吓退他们,就连最阴险的资本游戏,也未能让他们迷失方向。
“知道我们最大的财富是什么吗?“他突然问。
“技术?“李思远试探地回答。
“不。“颜旭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是经历过所有这些之后,依然相信的勇气。“
这时,天台的角落传来细微的响动。
众人转头,看见前台文员小雨正架着一台天文望远镜。
“今晚有仙女座流星雨,“女孩怯生生地说,“我想着颜总可能会在天台......“
大家会心一笑。在这个紧张的时刻,还有人记得仰望星空。
颜旭第一个走到望远镜前。当他调整焦距时,城市的灯光在镜片中化作模糊的光斑,而星空却渐渐清晰起来。
“看见了吗?“小雨在旁边讲解,“那些最亮的星星,其实很多都已经不存在了。我们看见的,是它们几百万年前发出的光。“
这句话让颜旭心中一动。他们现在做的每一个决定,何尝不是在向着未来发出光芒?也许要很久以后,这些光才能被看见,被理解。
深夜,其他人都已离去,颜旭仍独自留在天台。
手机震动,是陈瑾瑜发来的消息:“国创投融的背景比想象中复杂,涉及多个部委的利益。谨慎。“
他回复:“明白。我们在走自己的路。“
放下手机,他再次仰望星空。城市的灯光让星辰显得稀疏,但仔细看,依然能辨认出北斗的轮廓,找到北极星的位置。
就像在这个混沌的商业世界里,总要找到自己的坐标。
他想起这些年的历程:从被资本抛弃到启动毒丸计划,从技术被窃到打开北欧市场,从内部猜忌到共渡难关。每一步都走得艰难,但每一步都让他们更加清晰自己要去的方向。
“颜总。“张猛去而复返,手里拿着那架紫檀木算盘。
“看你把这个忘在办公室了。“
颜旭接过算盘,算珠在星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他轻轻拨动,清脆的声响在夜风中飘散。
“还记得我们为什么给芯片取名'琉璃'吗?“他问。
“因为琉璃要经过千度高温才能成型,“张猛回答,“既璀璨,又坚韧。“
“还要纯粹。“颜旭补充,“可以破碎,但不能浑浊。“
凌晨时分,颜旭终于走下天台。
在仓库二楼的办公室里,他打开台灯,开始起草新的战略规划。这一次,他没有计算短期收益,没有纠结市场份额,而是画出了一个更宏大的蓝图——“工业基础软件生态“。
他知道,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要想在即将到来的风暴中生存,必须联合更多志同道合的力量。
窗外的天空开始泛白,新的一天即将开始。颜旭放下笔,轻轻抚摸着算盘。这个陪伴他多年的老伙计,见证过绝望,也见证过希望,如今又要见证一个新的开始。
无论未来的棋局如何变幻,他都已经做好了准备。带着琉璃的纯粹,带着刀刃的锋芒,在算盘的精准与商业的混沌之间,继续走下去。
晨光初现,第一缕阳光照进办公室,正好落在那架紫檀木算盘上。算珠闪烁着金红色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坚守与希望的故事。而这个故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