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毒丸计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颜旭与七位董事相对而坐,空气中弥漫着不同寻常的紧张。投影仪在幕布上投出太平洋基金的股权结构图,那些错综复杂的线条像一张精心编织的蛛网。

    “情况已经很清楚。“孙总第一个打破沉默,“太平洋基金就是通天集团放出来的猎犬。我们必须立即启动毒丸计划。“

    长青资本的赵哲立即反对:“我投过上百家公司,启用毒丸计划的不到五家。知道资本市场会怎么看待这个信号吗?他们会说管理层不自信!“

    “自信?“孙总冷笑,“等太平洋基金持股超过10%,在董事会上指手画脚的时候,你再谈自信也不迟。“

    颜旭默默观察着每个人的表情。独立董事王教授,一位德高望重的法学专家,始终眉头紧锁;员工持股平台代表李思远则紧张地捏着手中的笔。

    “我来说几句。“王教授缓缓开口,“毒丸计划本质上是一剂猛药。它能吓退恶意收购者,但也会误伤善意投资人。“

    赵哲立即接话:“更重要的是,一旦启用毒丸,我们下一轮融资怎么办?哪个投资人愿意投资一家把防御工事修得这么高的公司?“

    争论逐渐白热化。

    “你们VC永远只考虑退出!“孙总难得地提高了音量,“但我们要考虑的是公司的生死存亡!“

    “正是因为考虑公司存续,我才反对毒丸!“赵哲毫不退让,“这会让我们在资本市场上被打上'不友好'的标签!“

    李思远怯生生地插话:“能不能......有没有更温和的办法?“

    “温和?“孙总转向年轻人,“知道太平洋基金去年收购'光华科技'的手段吗?先要一个董事会席位,然后质疑财报,接着发动小股东起诉,最后低价收购。整个过程合法合规,但光华科技现在已经不存在了!“

    会议室突然安静下来,只有空调送风的嗡鸣声。颜旭的思绪飘回了那个简陋的仓库。他想起团队在深夜里调试设备的身影,想起客户那句“你们的东西扎实“的称赞,想起每一次技术突破时大家的欢呼。这些点点滴滴,难道就要被资本的游戏所吞噬?

    “颜总,你的意见呢?“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颜旭缓缓站起身,走到投影幕布前:“我知道毒丸计划是一把双刃剑。但是......“

    他调出公司最新的技术路线图:“我们正在研发的第三代'琉璃芯',需要投入五亿研发资金,耗时三年。如果在这期间,董事会里坐着一个随时可能投反对票的人......“

    他没有说完,但每个人都明白其中的含义。赵哲仍然坚持:“我们可以用其他方式制约,比如设置特别投票权......“

    “没用的。“孙总打断他,“通天集团的法务团队比我们强十倍,他们有一万种方法绕过这些限制。“

    就在僵持不下时,会议室的门被轻轻推开。

    周教授不请自来,老人手中拿着一份泛黄的文件:“抱歉打扰各位。这是二十年前'华夏微电子'的董事会纪要,他们当时也面临类似的处境。“

    老人将文件放在会议桌上:“他们选择了不启动毒丸计划,理由是'要保持开放形象'。结果呢?三年后,公司被分拆出售,核心技术被打包卖给外企。“

    王教授仔细翻阅着那份泛黄的纪要,脸色渐渐变得凝重。

    “我年轻时也认为资本是中性的。“周教授环视众人,“但现在我明白了,资本流向哪里,决定了产业走向哪里。“

    颜旭注意到,赵哲的表情开始松动。最终表决前,颜旭做了最后一次发言。

    “我知道毒丸计划会让我们失去一些融资机会。“他的声音很轻,但每个字都清晰可闻,“但是,如果我们连自主发展的权利都保不住,融再多资又有什么意义?“

    他调出太平洋基金的投资案例库:“看这些被他们'投资'过的公司,没有一家还能保持技术创新的节奏。资本要求的永远是更快、更高的回报,但真正的技术突破,需要的是耐心和定力。“

    表决时,颜旭的手微微颤抖。当“同意启动毒丸计划“的决议以5票赞成、2票反对、1票弃权的结果通过时,他感到的不是胜利的喜悦,而是沉重的责任。

    会议结束后,孙总拍拍他的肩膀:“这个决定很难,但你做得对。“赵哲在离开前,也难得地表示了理解:“希望我们不会为今天的决定后悔。“

    颜旭独自留在会议室里,望着窗外车水马龙的长安街。他知道,从今天起,旭日科技在资本市场的形象将彻底改变——从开放的合作者,变成了戒备的防御者。

    但有些底线,必须坚守。就像他在仓库里常对团队说的:“我们可以妥协很多,但不能妥协初心。“

毒丸计划-->>(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