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89章 道德金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大几百颗,还是有的。

    今天就是封炉烧火的第一天。

    为了保险起见,炉火会一直烧到明日入夜,至少二十个时辰,才能确保火候达标。

    随后再冷却两日,待温度自然下降,里面的被烧制好的陶丸,就会成为能够夺人性命的杀器。

    到时,出炉少说也是七八百颗起步。

    去掉次品,至少五百颗应是有的。

    而且,烧制出来的弹丸,不但大小一致,重量都相差无几,可比那些石头要好用多了。

    更重要的是,这般开炉烧丸的效率实在是高了太多,能够成批且快速的量产。

    若是需要,无非就是同时多开几座冶炉的事儿,倒也不难。

    卫城内随着尸乱而荒废的一切,都正在李煜的治下,逐步走上正轨。

    ......

    赵钟岳正想重新端回羹碗,又突然想到了些什么,再度开口道。

    “明公,学生还有一事相报。”

    “嗯,”李煜两口就吃完了那么一小碗锅巴饭,现在看着赵钟岳,静候下文。

    “但说无妨。”

    赵钟岳坐直了腰,“明公,学生听到一些谣传,不知真假。”

    他先是铺垫了一番,撇清关系,才继续道。

    “学生这几日有所留意,百姓们私下里,其实还是埋怨朝廷的......”

    东征之后,就是大灾,这在一些百姓们的眼中事后看来,因果关系很是明了。

    而抚远县衙前坊中的一些孤寡妇人,之所以自家男人不在身边,并非其亡于尸乱。

    而是早早被东征抽调去做了辅兵,亦或民夫。

    这个比例,在乾裕三年开春后,约莫占每县、每村的至少一成适龄男丁。

    如李煜的顺义堡,抽调三十丁,比例已经是相当之多,足有两成。

    这些一去不回者,或许是‘他’的兄,‘她’的夫,‘他’的父,‘她’的子......

    经过这场尸乱,所有百姓都意识到......那些人,几乎已是生死两别的定局。

    这般后果,抚远县中死里逃生的百姓们如何不怨?

    顺义堡迁来的军户还好说,他们毕竟是李煜同族,忍耐度要强得多。

    那些人的离去,至少是为了顺义李氏整个家

第389章 道德金身-->>(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