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几片都被他切成了丑丑的梯形。
比起先前,竟还退步了。
苏宴炊见怪不怪。
当年她练刀功,日复一日,切了堆成小山的土豆和萝卜,手指划破更是家常便饭。只为切成均匀的丝、片、丁。要运刀如飞,没个三年五载根本没可能。
但眼前青年,她考虑到安全第一,质量略稳即可。
刀功要时间。
但参考现代厨房那些方便法子,可以借助工具啊。
一想到这,她打字提问:“这里有没有类似3D打印的设备?”
“3D打印?是什么?”周执涵对这个古词汇感到陌生。
“就是一种能将设计图纸,直接制造成实体物品的技术。”苏宴炊尽量用他能理解的方式解释,“就像你操作台上,那个能定制维生块形状的塑形仪。”
周执涵恍然大悟:“你是说物品定制?当然有,而且非常简单,只要有图纸就行。”
“太好了。”苏宴炊立刻行动。
既然定制很方便,那就不仅限于工具了。木盒表面很快显示出一组设计图。
周执涵把数据传到自己的光脑,放大来看。
这是几件奇怪工具。
第一件是一个四方金属塔,稳稳坐在一个透明收集盒上。
金属塔的四壁,是不同形状大小的孔洞。
“这是刨丝刀,可以刨出不同的粗细丝。”苏宴炊解释道。
第二件,Y形弓柄上方,是带着轻微的锯齿的刀头。
“这是削皮刀。”
第三件,是一个带滑槽的金属框架,上面通过拨杆连接着刀头。有点像铡刀。
刀片有多个不同种类,直形、波浪形片、花形。
“这个是切片刀,可以切不同厚度的片,还可以切波浪片儿。用这个切皮冻,可以让每片厚度都一样。”
周执涵眼睛一亮。
这些工具,每一件的设计,都灌注了巧思。比如那个刨丝器,细丝直接落入盒中,整洁高效。
他还没来的研究完,第二批图纸又到。
一个纯白的波纹边瓷盘,盘边模仿大自然波浪纹理,简洁好看。另外是些简单的小碗和炖盅。
第10章 良厨先利其器-->>(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