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37章 惊天论断(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

    沦为国人眼中轻启战端、耗尽国力、引狼入室、导致国族濒临灭亡的民族罪人!

    你苦心凝聚的‘国民救国军联军’必定土崩瓦解,各方势力再度陷入军阀混战、各自为政的境地!

    华夏经此前所未有之大耗,元气丧尽,士气与抗战决心将遭受毁灭性打击,再难形成统一合力以御外侮!

    届时群龙无首,山河破碎,神州大地,恐有真正陆沉之危矣!!!”

    最后一句,蒋海宁几乎是倾尽全身力气,带着一种先知般的悲怆嘶吼而出。

    随之而来的又是一阵撕心裂肺、几乎令人担心他会咳晕过去的剧烈咳嗽,身形摇摇欲坠。

    张汉钦一个箭步上前,稳稳扶住蒋海宁,触手只觉老人宽大衣袍下的身体瘦骨嶙峋,颤抖得厉害。

    他此刻内心早已掀起滔天巨浪,额头上渗出细密的冷汗,但外在依旧保持着异乎寻常的镇定。

    蒋海宁的分析,如同一盆冰水,将他方才的雄心壮志浇得透心凉,但也彻底浇醒了他!

    他不是刚愎自用之人,深知蒋海宁对日本的研究堪称当世第一,其战略眼光远超常人。

    这番分析,并非空想,而是基于对敌人深刻到骨髓的了解所推演出的、最残酷也最可能发生的现实!

    他扶着蒋海宁缓缓坐下,递上参茶,待老人喘息稍定。

    整个客厅陷入一种极度压抑的沉默。

    张汉钦的目光投向地图上那漫长的海岸线,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将蒋海宁的论断与己方情报、地理、军事部署逐一对照印证。

    良久,他缓缓抬起头,目光中已没有了丝毫犹豫与迷茫,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承受了千钧重压后的清明与决断。

    他的声音沉稳有力,不再有丝毫颤抖:

    “先生今日之言,如醍醐灌顶,又如惊雷炸响。

    若非先生点破,汉钦与东北乃至全体抗战救国委员会同仁,几陷于万劫不复之地!

    此非危言耸听,此乃洞见未来的警世恒言!

    汉钦……受教了!”

    他站起身,对着蒋海宁深深一揖,态度无比诚恳。

    直起身后,他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

    “然,正如先生所言,困守,乃是坐以待毙;南下,则是自蹈死地。

    既然两条路皆不可行,那我等……该当如何应对?

    难道就此止步不前?

    究竟需要一条怎样的……活路?”

    蒋海宁在张汉钦的搀扶下缓缓坐稳,饮了一口参茶,浑浊的眼眸中闪过一丝欣慰与难以掩饰的疲惫。

    他抬起眼,看着眼前这位年轻却已肩负起天下重任、并在巨大冲击下迅速恢复冷静的统帅,目光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有欣赏,有忧虑,更有一种托付重任的决然。

    他缓缓开口,声音虽然虚弱,却透出一股钢铁般的意志:

    “活路……自然有。

    但绝非易途。

    此路荆棘密布,需大智慧、大勇气,乃至……非凡的牺牲与忍耐。”

    他说到这里,剧烈地咳嗽起来,似乎已将最后的力气耗尽,无法再继续下去,只是用那双深邃的眼睛看着张汉钦和杨宇霆,留下了无尽的悬念。

    张汉钦与杨宇霆精神一振,立刻屏息凝神,知道接下来将要听到的,将是决定未来国运的终极方略。

    但他们也看出蒋海宁已近极限,不敢催促,只能耐心等待。

    会客厅内,炭火噼啪,窗外,山海关的寒风呼啸而过,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席卷整个东亚的惊天风暴,以及那风暴眼中,一线微弱却至关重要的……生机!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