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公里外已标注之日军前线堡垒群。按预定方案,各营分组齐射!”
“是!”
两位旅长敬礼,迅速跑回各自的指挥位置。
阵地上气氛瞬间紧张到极点。
炮兵们如同精密的齿轮,开始高速运转。
装填手喊着号子,将重达近两百公斤的高爆弹头塞入炮膛,接着是发射药包。
瞄准手根据指挥所传来的诸元,紧张地调整着巨大的方向机和高低机。
电话兵守在一旁,等待着最后的射击指令......
于学忠向张汉钦等人解释道:
“此炮射程可达万米(10公里),今日目标距离约五千米。
因其弹道弯曲,弹丸重,毁伤效果极大,但射击精度需前方观测员校正。
一轮齐射后,需根据弹着点偏差,由观测员通过电话或电报回传数据,旅部射击指挥所进行解算,重新装定诸元,方能进行下一轮有效打击。
整个过程,约需半小时。”
“预备——放!”
随着红色信号旗挥下,第一重炮旅第一营的二十门巨炮,率先发出了震天动地的怒吼!
“轰隆隆——!!!”
仿佛平地炸响了一串惊雷!
巨大的炮口焰瞬间照亮了略显阴沉的山谷,炽热的气浪扑面而来,即便隔着数百米,张汉钦等人也能感到脚下的地面剧烈一震!
二十发沉重的炮弹撕裂空气,带着刺耳的呼啸声,划出高高的弧线,向着远方的目标扑去。
数秒后,远方目标区腾起一团团巨大的蘑菇状烟尘和火光!
爆炸声如同滚雷般连绵传来,即便隔着五公里,也震得人耳膜嗡嗡作响。
“打中了!打中了那个指挥所!”
汤玉麟兴奋地指着远处一处被直接命中、瞬间坍塌的工事大叫。
然而,并非所有炮弹都准确命中。有的落在目标前方,炸起冲天的泥土;
有的则偏到了侧后方的山坡上。观测员们立刻通过炮队镜和测距仪,紧张地测算着弹着点偏差。
半小时后,经过紧张的数据回传和解算,第一重炮旅第二营的二十门炮进行了第二轮齐射。
这一次,弹着点明显集中了许多,又一处弹药库和两座步兵堡垒被火光和浓烟吞噬。
“好!打得好!”
张景惠也忍不住喝彩。
但汤玉麟有些急了,指着远处一座特别坚固、挨了两发近失弹却只是表面破损的钢筋混凝土堡垒问道:
“于司令,那座王八壳子怎么没啥事?为啥不接着轰?等啥呢?”
于学忠耐心解释:
“汤都统稍安勿躁。正如方才所言,重炮射击,校正至关重要。
盲目速射,徒耗弹药,效果不彰。
必须等待观测数据,精确调整。您看,第三营的齐射马上就要开始,目标正是那座堡垒。”
果然,又过了半小时,第一重炮旅第三营的二十门炮发出第三轮齐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