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8章 盛大开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政元老,身着戎装,面容敦厚坚毅。他的出席,象征着东北内部的团结与权力的平稳传承。台下响起热烈而敬重的掌声。

    紧随其后的,是李宗仁上将的全权代表,一位精干的桂系中将。

    他的出现,标志着强大的桂系军事力量对此会议的公开支持与认可,象征着地方实力派的向背。掌声中多了几分审视与考量。

    第三位是于右任。

    监察院院长,党国元老,美髯公,书法泰斗。他步伐稳健,神情肃穆,代表着党内监督与文人风骨。他的到来,无疑是对南京当局最大的否定。教育界、新闻界区域爆发出尤其热烈的掌声,饱含敬意。

    第四位是蔡鹤卿。

    北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长,华夏新式教育的奠基人,士林领袖。

    第五位是谭延恺。

    这位辛亥元勋、前主席,德高望重,堪称革命活化石。他的到来,极大地增强了此次会议的历史合法性与革命正统性,仿佛将辛亥精神直接传承于此。掌声中充满了对历史与先贤的敬仰。

    第六位,张汉钦。

    当他挺拔的身影出现在门口时,整个礼堂的空气仿佛被瞬间点燃!

    他身着笔挺的东北边防军上将戎装(未佩枪械),身姿如松,目光如电,沉稳的步伐中蕴含着磅礴的力量。他走向那个万众瞩目的中央位置,向全场敬以标准的军礼。

    “轰——!!!”

    山呼海啸般的掌声与欢呼声猛然爆发,瞬间达到了顶点!

    于右任、蔡元培、谭延恺等先入场的元老们率先转身,向他报以赞许和肯定的掌声。

    紧接着,台下所有代表,无论来自何方、代表何派,全体激动地起立!

    “拥护张司令!”

    “抗日救国!”

    “中华万岁!”

    呐喊声、掌声如同澎湃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冲击着礼堂的每一个角落,震耳欲聋。

    许多人热泪盈眶,奋力鼓掌,仿佛要将积压已久的屈辱、愤懑和希望在这一刻彻底宣泄出来。

    第七位是林森。

    立法院院长,党国元老,素以德高望重、超然物外著称。他的出席,象征着法统与立法机构对此次会议的认可。掌声热烈而持重。

    第八位是邵力子。

    政学系元老,资深外交家,文人从政的典范。他的出现,代表了务实、理性的政治力量的选择。掌声中透着对其经验与智慧的尊重。

    第九位是章太炎。

    国学大师,革命元勋,一代文宗,以其学问和铮铮铁骨闻名于世。他的到来,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界对抗日救亡事业的坚定支持,其分量极重。学界区域再次爆发出由衷的敬仰的掌声。

    第十位是杨宇霆。

    东北边防军总参议,东北政务委员会实际操盘手,以干练、谋略著称。他的出现,代表着支撑张汉钦的强大执行团队和治理核心。掌声中夹杂着对其能力与权势的敬畏。

    最后一位是回到主持位的顾维钧。他的再次亮相,确认了其大会司仪的角色,也预示着会议将遵循国际通行的议事规则。

    十一人悉数就位。

    但掌声和欢呼声依旧持续了将近三分钟,才在顾维钧多次的示意下,渐渐平息下来。

    然而,空气中那份炽热的激情与历史的厚重感,却已深深烙印在每个人的心中。

    张汉钦站在中央,目光扫过台下每一张激动而期盼的面孔,他知道,聚光灯已经打下,一个新时代的序幕,正由他亲手拉开……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