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他推开搀扶的人,整理衣冠,竟缓缓跪了下去。
以头叩地,泣不成声:
“列祖列宗在上!不肖子孙……今日得见甲午之耻终雪矣!苍天有眼!苍天有眼啊!”
周围的人群无不动容,许多人都跟着抹起了眼泪。
————————————
北、清的校园彻底沸腾了。
学生们举着连夜赶制的简易标语,涌上街头,
“庆祝花园口大捷!”
“血债血偿!”
“向东北军民致敬!”
“全国抗战到底!”
口号声震天动地。
一位历史系的教授站在桌子上,慷慨陈词:
“同学们!这不是一场普通的胜利!这是自1840年以来,我中华民族对外敌最彻底、最扬眉吐气的一次歼灭战!它宣告了,靠几艘炮舰就能让中国屈服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
【天津·法租界劝业场】
繁华的劝业场,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
各家商铺的收音机都调到了最大的音量,电文的内容在空气中碰撞、回荡。
一位绸缎庄的老掌柜,听着听着,猛地一把扯下头上的瓜皮帽,狠狠摔在地上,用力踩了几脚,嘶吼道:
“狗日的小日本!也有今天!痛快!真他娘的痛快!”
他转身对伙计喊:
“去!把库里那匹红绸子拿出来,给老子挂出去!今天所有商品,一律八折!庆贺!庆贺!”
————————————
海河码头上,扛大包的工人们围在一起,一个识字的工头磕磕绊绊地念着报纸。
当念到“殛寇四万七”、“敌酋被击毙”时,人群中爆发出雷鸣般的喝彩声。
一个黑黝黝的汉子抹着眼泪:
“俺爹就是当年在威海卫让日本炮打死的……三十六年了……爹!您老人家在天之灵可以闭眼了!咱们……咱们打赢了!”
————————————
【济南·大明湖畔】
“捷报!捷报!”
山东省政府的喇叭直接对着大明湖广播,湖水仿佛都被声浪震得荡漾起来。
市民们纷纷涌出家门,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的狂喜。
————————————
茶馆里,说书先生一拍惊堂木,也不说原来的段子了,直接开讲:
“诸位看官!今日咱不说那前朝旧事,单表一表咱东北边防军,在张汉钦少帅率领下,如何于那辽东花园口,布下天罗地网,杀得倭寇尸山血海,哭爹喊娘!”
满堂喝彩,赏钱如雨点般扔上台。
————————————
许多老人想起了两年多年前的“五三惨案”,日寇在济南的暴行历历在目。
如今听到这般捷报,更是感慨万千,涕泪交加,直呼:
“报应!真是报应!”
————————————
【青岛·栈桥】
碧海蓝天之下,德国风格的街道上,却涌动着华夏儿女的澎湃激情。
报馆加印的号外被一抢而空。
青岛大学的学生们组织起了声势浩大的游行队伍,德国巡捕和日本侨民远远看着,面色复杂,不敢阻拦。
一个年轻的学生站在高处,大声疾呼:
“同胞们!花园口的胜利证明了一点: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只要我们团结起来,武装起来,就能打败任何强大的敌人!我们要支持东北,我们要全国抗战!”响应之声如山呼海啸。
————————————
【南京·黄埔路】
南京,气氛最为微妙。
常委员长官邸内,气氛凝重。电报被重重拍在桌上。
街头上,民众的欢呼与官方的沉默形成鲜明对比。
无数的市民、学生自发走向街头,欢呼雀跃。
许多人聚集在新街口广场,有人跳上孙先生的铜像基座,高声朗诵电文,每念一句,下面就爆发出震天的叫好声。
“看看!看看!”
一个中年商人激动地对同伴说,
“还得是东北军!这才是真抗日!歼灭七万!这是何等战力!我看这中国未来的希望,在东北!”
许多政府底层官员也偷偷议论,面色兴奋又带着一丝忧虑,东北此战之功,实在太大,大到让中枢都有些黯然失色了。
————————————
【上海·外滩】
东方巴黎彻底疯狂了。
交易所破天荒地在开盘后暂停交易,因为所有人都无法专注于行情,所有人都在讨论着北方的惊天大捷。
————————————
《申报》、《新闻报》的号外如同雪片般撒遍全城,报童的喉咙几乎喊哑。
南京路上,人山人海,摩肩接踵,人们脸上洋溢着前所未有的光彩。
————————————
沪江大学的女生们连夜制作了纸花和旗帜,走上街头募捐,支援前线。
她们
第107章 举国沸腾-->>(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