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总比关内晚些,庭院里的杏花才刚刚鼓起花苞。
议事厅内,气氛却比数九寒天还要凝重。
长条桌上,一边堆着阎锡山、冯玉祥联名发出的热情洋溢的“加盟邀请函”,许诺“推翻独裁,共建共和,事后公推汉钦领导国是”。
另一边,则是常南京措辞恳切、条件优厚的电报,以及张群、吴铁城等说客带来的“副总司令”委任状和“华北全权”的空头支票。
张汉钦身穿便装,眉头紧锁,指尖无意识地敲打着桌面。
下面的人分成了好几派,吵得不可开交。
老派如张作相,忧心忡忡:“汉钦,这仗不能打啊!咱们好不容易安定下来,攒点家底不容易。”
“无论是帮蒋还是帮阎冯,都是把咱们东北子弟兵往别人的火坑里推!死的是咱的人,耗的是咱的钱,最后捞到好处的,还不定是谁呢!”
少壮派如于学忠,则跃跃欲试:“少帅!常公代表中央正统,名正言顺。阎冯乃是叛乱。我军若能一举南下,定鼎中原,必能建立不世之功!”
“届时,获取了华北等人口众多,财政充沛,交通四通八达的地区,我东北军就不再是偏安一隅的地方势力,而是决定国家命运的中央军了!”
杨宇霆则建议:“不妨再等等,让他们拼个两败俱伤,我军再以调停者身份入关,坐收渔利,利益最大化……”
张汉钦猛地站起身,争吵声瞬间停止。
他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良久,沉声道:“回电。以我的名义,以东北政务委员会的名义。”
“内容:吁请各方即刻罢兵,以政治协商解决争端。内战徒耗国力,徒苦黎民,亲者痛而仇者快。东北呼吁和平,并将严守中立,绝不轻启战端,望各方以苍生为念。”
——————————————
与其他人不同,当中原吸引了全天下目光汇聚时。
他的心思并不在中原,而在东北!
在他看来,关内各方打生打死,都是内耗的鼠目寸光之举!
拓展地盘也好,争夺人口也罢,一切都要在保障东北完好无恙的前提下,否则一切皆是败笔!
此刻他确实被难住了,只不过他思考的是——
他太有钱了!
可东北的百姓却没钱!
如何妥当地把钱送到东北百姓的手里,让东北真正富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