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人妄图以叛军自治为名夺取两城,进而分割我东北的狼子野心!
此役,我军共歼俘叛军四万余人,但我军将士伤亡一万九千余,延吉民众伤亡八千……此乃,惨胜!”
“砰!”
张汉钦猛地一拳砸在桌面上,霍然起身。
他背对着众人,肩膀微微颤抖。
巨大的痛苦和自责淹没了他。
如果……如果自己没有将大笔资金投入盘锦油田和远赴美国的金融布局,而是优先给吉林的部队换装……
如果吉林乙种旅的弟兄们拿着的不是老旧的装备,而是和奉天精锐一样的装备,伤亡会不会少一些?
延吉那一万五千冤魂,是不是就能活下来?
但他随即又想到三年后那场关乎民族存亡的巨变,没有强大的工业基础和财政支撑,没有提前布下的局,东北拿什么去对抗那场灭顶之灾?
这种战略上的必要牺牲与情感上的剧烈冲突,让他痛苦地闭上了眼睛,指甲深深掐入了掌心。
良久,他转过身,眼中已是一片赤红,但声音却恢复了冰一般的冷静和坚定:
“此次平叛,有功必赏,有过必罚,牺牲之将士,绝不可使其身后寒心!”
“着令:所有此次平叛作战中牺牲、伤残之官兵,一律按《陆军恤赏暂行简表》最高标准,足额、即刻发放抚恤,胆敢克扣一分一毫者,军法从事,立斩不赦!”
“此外,加发‘特别恤金’!所有阵亡官佐,在原抚恤基础上,追加1000现大洋;阵亡士兵,追加100现大洋!所有伤残弟兄,除一次性伤恤外,终身年抚,一等伤残标准提升10%,二等、三等提升5%!我们要让为国流血的弟兄,往后余生,有所依靠!”
“授予延吉、长春‘英雄城’称号!由省府专项拨付资金,全力支持两城重建,务必让百姓能尽快安居乐业!”
最后,他的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在奉天城东,小东门外,择向阳开阔之地,辟建‘东北军烈士陵园’!
园内要立丰碑,筑墓群,广植苍松翠柏!
碑,要立‘忠烈碑’,将此次所有牺牲将士的姓名、军衔、籍贯、事迹,一一铭刻其上,让后人永世铭记!
碑前设祭台,四时祭奠,香火不绝!
墓,要一人一碑,清楚镌刻英烈生平!
此事,由军事委员会直接督办,必须办得庄严、肃穆、永恒!”
他的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位委员,仿佛要将这股悲愤化为力量:“今日之血,不会白流。这笔账,我们记下了,总有一天,要连本带利,向那些躲在背后的魑魅魍魉,讨回来!”
窗外,北风呼啸,卷起千堆雪,仿佛在为英魂呜咽。
厅内,一种同仇敌忾、矢志复仇的信念,在无声中凝聚、升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