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要商用,只要规模起来,做专门的商用急冻桶装、箱装也不是不可以。
现在只有“十字坡”和“张家食堂”一号店,总的消耗量其实还要不到那个程度,不过既然跟小姑父程文林提了要开厂,那么商用预制菜生产点,就是要放在程文林老家那里的。
几十亩地开几个专用车间和专用品类加工生产线绰绰有余,像“东坡肉”“梅菜扣肉”“水煮鱼片”“红烧狮子头”“糖醋排骨”等等菜式,是最适合急冻保鲜保风味的。
如果说有商用客户采购,风味保一个月就行了,倘若生意好,七天保质期的也可以做。
长期冷冻储存的预制菜反而不太好做,不是说加个防腐剂就行了,风味流失是硬伤。
所以张大象的主要目标,就是高流转的勤行,食材的高流转和资金的高流转其实有共通之处。
只要自己的加工厂原材料消耗又大又快,那么很多供应商就会优先选择张大象这边,只要账期不搞成一年半载那种的,商誉建立不会慢如老牛。
张大象这边唯一的短板,不是加工设备,而是菜品工艺师。
这种不是靠名厨大厨能解决的,必须是正经的食品工业从业专家,而且既要科班,还要有经验。
通常来说,一个能把菜品做成货架产品的专家,通常一个产品就能让一个小厂在短短数年之内变成大厂。
就像是小游戏公司中出了一个牛逼策划加项目经理,搞出一个爆款,能让全公司集体财富自由的同时,小公司也变成了大公司。
张大象要真是乡下的一条路边土狗,还真不好说能找到这样的人,不过谁叫张市村几千户人家,总有一些沾亲带故的呢?
更何况,曾祖父张之虚当年带人逃税逃摊派逃拉丁的时候,庇护了不少本该早死早超生的人,这点人情,吃到张大象老子那一辈是没问题的。
但张大象老子张正红去世已久,那么,吃这一口人情的,便是他自己。
人只要搞定,设备什么的……他一个人包办也不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