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开始聊了起来。
家长里短,不外如是。
“正红家的阿象,就不打算念高中了?”
“不是说成绩蛮好的吗?气恢阿叔就同意不念?”
“他现在一门心思就是‘一房十二祧’,要寻十二个孙新妇来填房嘞。听说南行头芦苇凼那边一圈,已经批给小象佬了,气恢阿叔一次拿了十八万出来。”
“地皮就拿了十八万出来?那起房子怎么办?”
“我家老公公说前阵子在堂屋里开会,只要包吃,人工就不收了。这样气恢阿叔就只要买钢筋水泥砖头啥的。”
“那也要不少铜钿(钞票)吧?少说七八十万甚至上百万,气恢阿叔拿得出这么多?”
“他问青佬拿了三十万,还问几个老弟兄借了一些,说是将来让小象佬来还,毕竟是小象佬一个人要讨十二个娘子(老婆)。”
“哎哟,这个小象佬吃不吃得消啊……”
“啊哈哈哈哈哈……”
隔着一条小河,在水栈上洗菜的妇女们都发出了会心又爽朗的笑声。
十二个老婆,这必须浑身都是腰子了。
各种聊骚词汇在妇女们口中肆意地蹦跶出来,而张大象则是一路七拐八拐,到了“吴家滩”边上的水杉林竖了个幡子和牌子。
水杉的好处就是直上直下,比松树还要笔直,做了个幡子直接绷紧了固定在树干上,路边又支了一个“快餐”的落地招牌,然后就忙不迭开始摆下桌椅板凳。
前几天他已经将这里空地收拾过了,本来就是修路时候留的一段堆场,现在铺上一些拆迁剩下的废料,看上去也很平整。
摆摊凑合用也够了。
因为是六月天,支个帐篷还是要的,帐篷是张大象自己做成的伸缩套杆,支起来之后再拉上固定绳,远远看去,像是个两进的门面。
在这里摆摊,那也是有考虑的,一来大货车靠边停问题不大;二来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往东十里路才有集镇,往西则是很长一段农田,有修车补胎休息的地方,但是吃饭价格并不低,普遍都是八块朝上。
张大象的幡子和招牌上面,也写得很清楚“快餐三块起”。
三块钱一个荤菜,其余花菜炒肉、蒸蛋之类,都算是素的,米饭不算钱,
003 平平无奇第一单-->>(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