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同室操戈,天下百姓早就厌倦了战争,而最有能力统一天下止住战争的,非秦国莫属了!”
李胜彻底怔在原地,手中陶碗微倾,几滴温汤溅在指间竟也浑然不觉。
“铁仲大哥,你...”他几乎怀疑自己听错了。
这与他预想中墨家必定反秦的立场截然不同,甚至可说是南辕北辙。
铁仲看着李胜错愕的神情,不由哈哈一笑,。
“怎么?小兄弟以为我墨家皆是只知恪守‘非攻’二字,不识变通的老顽固不成?”
他收敛笑容,正色道。
“巨子曾言,天下苦战久矣,根源在于纷争不休。若要真正‘非攻’,必先‘定于一’。唯有天下一统,政令出于一门,方能真正息止兵戈。此乃‘大非攻’之道,而非拘泥于一城一地之得失的‘小非攻’。”
旁边一位一直沉默的年长墨者抚须接口,声音沙哑却清晰。
“然也。观当今七国,齐楚旧贵盘根错节,燕赵疲敝,韩魏夹缝求存。唯秦自商君变法后,废井田、开阡陌、奖军功、抑贵族,虽有严刑峻法之弊,然其制度最为彻底,最有凝合天下之力。由秦来结束这数百年的乱世,恐是...天数使然。”
李胜心中巨震。他万万没想到,墨家中人竟有如此见识!这已近乎于他这拥有后世历史眼光的穿越者的认知了。
果然不能小瞧天下英雄,古人除了眼界不如后世之人,他们的脑子可不比现代人差。
有识之士早就看清了秦制相对于六国旧制的先进性,也看到了统一才是终止战乱的唯一途径。
“可是...”李胜下意识地追问,将心中最大的疑惑脱口而出,“秦法严苛,征战酷烈,铁骑所至,白骨盈野...这岂不又与墨家‘兼爱’、‘非攻’之本心相悖?”
这是他心中最大的结,也是后世对秦最为诟病之处。
铁仲闻言,长叹一声。
“小兄弟所言,确是实情。秦之一统道路,必伴随烽火与鲜血。此乃不可避免之阵痛。”
他目光灼灼地看着李胜,“然而,长痛不如短痛。继续维持这七国并立的局面,年年征战,岁岁烽烟,天下苍生所受之苦,难道就少了吗?那将是永无止境的细微凌迟!”
第二十七章 天下定于一-->>(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