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小孩出现,说她是以后钢铁厂的总设计师,别说他的位置能不能坐的板正,就是老黄都得被人一脚踹下去。
眼下钢铁厂内部虽有意见,但李建龙全部抗下,还立下军令状,搞不出东西,他第一个收拾走人,这才压下了所有的意见。
接下去他还得去外省钢铁厂学习开会,所以去林素以家拜访的事只能拖到6月12日,也就是下周五。
这期间,张乔安和程秋雨带领剩下的工程师,按照林素以提供的图纸,先做出一个简易模型进行测试。
由于他们工厂的建造本身就是为了这项技术,所以对于林素以提出的许多先进理论,他们接受良好,甚至对比以前的东西,茅塞顿开。
氧气顶吹转炉这项技术早在52年奥地利就已经出现,鹰国、苏国都已经大批量运用在工业炼钢技术。
相当于人家已经开始跑步,但是他们才开始三翻六坐,连蹒跚学步都称不上。
这样的差距想要追太难了!
张乔安看着底下五十多个研究员,深吸口气,大声说道:“这份图纸没人按照自己擅长的,研究制作。”
“我们一定要尽快!尽快!再尽快,把模型造出来,把细节把握住,这不是一个小的工程,这代表的是我们的钢铁产能,是我们的国家基建的基石!是我们将士手上的子弹,背上的枪!”
“我们造的不是钢!是命!知道吗!”
“知道!”异口同声的回应。
所有人兴奋的拿着手上的资料,每个人的眼中都带着光,神情激动又亢奋。
他们本以为是从零开始,没想到钢铁厂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的氧气顶吹转炉理论技术!
钢铁厂热火朝天,附件厂也不甘于后。
老徐已经做了三年厂长,声望在弄出刹车开始扩建招工后,达到巅峰,在拿到手札之后。
往宣传栏贴一个红字报,写着需要工人无偿制作精品零件,为了造出我国第一辆可量产小汽车,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帮助,和工人们的技术支持。
短短几句话,都不需要刻意宣传,下工的时候一堆人去看一眼,争分夺秒的就往负责人办公室跑去报名,每个零部件,从七级工到学徒都有报名的,按照工级确定人数,阶梯往下,不到一下午的功
第二十六章:为国铸剑-->>(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