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的准备,预料之中。”
“那南方集团军和东方集团军什么情况了?”
马立峰看向手中总结出来的电报内容,再次回答:“南方集团军魏文已经到了小白山的西南方向。”
“这里是小白山和欢喜岭的结合处,从这边发起进攻,可以很好的对西面主攻进行策应。”
“东方集团军那边,刘志明说,最慢今晚之前就能达到预定地点。”
卫山河点了点头,至于刘志明为啥没到,原因很简单。
他需要过江,还要带着炮过江,这是需要浮桥的。
一般的浮桥还没用,卫山河在长春之战爆发之前就命令奉天,特意打造了浮舟。
并且还征用了松花江和辉发河所有的大型船只用来协助浮桥的架设还有装备的运送。
这才过去没多长时间呢,不过那边也不是特别着急。
只要能在南边和北边的主攻开始之前刘志明能到就没有问题。
想到这里,卫山河看了看手上的表,九点。
“电令王汉、魏文,九点半,准时发起进攻。”
“命令王汉,先打掉欢喜岭上的观察所和暴露出来的工事,由第9师配合魏文,进攻欢喜岭和小白山结合部位。”
“由第5师进攻欢喜岭最北端,第7师进攻平原防线,卫戍师不动。”
“命令魏文,两个师,全部给我打两地结合处的前窑豁口,在总攻发起之前,这个豁口,必须打通。”
所谓‘前窑豁口’就是欢喜岭最南端和小白山最北端连接处的一个豁口,有大几百米的宽度。
算是一个天然谷地。
这是进攻方捷径,防御方的弱点。
当然了,说是两个师打‘前窑豁口’,当然也不是就打这八百米的地方,周围的鬼子防御阵地才是重点。
“在确定一下教导总队柳春风,他的一个团,什么时候能到浮桥。”
“这座桥至关重要,必须严防死守。”
“是。”在卫山河说的过程中,马立峰就已经用笔在本子上快速的记录。
等卫山河说完之后,马立峰也记的差不多了,快速应是,然后去发电报。
(实际上,指挥作战并不是下达一个进攻命令就完了,一份命令,几百字也不稀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