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2章 弥轩劝龙光开书局扬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至仁大船行寻刘次臣,示德泉信。得电惊诧——“秃鹫丁忧返里“。虽烦闷仍决意续行。次臣协办车马,次日渡黄河至王家营投宿。问店家寻前任巡检家眷未果,遂召弓兵询问。弓兵称家眷居赤屯庄,三年前病故。

    太爷原配子女皆夭,续娶马氏生八岁、六岁二子。现棺木存义地,愿请假陪同探视。我备纸钱祭拜,见薄棺潸然。次日赴赤屯接子,弓兵力愿随行因其感念太爷旧恩。我欲酬谢,弓兵惶恐推辞。

    我带衣箱、马包,取出碎银放马包,锁箱交店上车。因取银时人多眼杂,遂整包带走。弓兵跨坐车檐,半日抵荒村。

    近村时弓兵跃下喊“大少爷来“,引乡人围观。我下车被围,弓兵拽我至门口。取马包时指破羊皮袍光头汉称舅老爷,我欲行礼,他只嚷“坐啊地小“。忽见持旱烟袋的老羊皮袄妇人,弓兵称舅太太。遂被让进屋内。

    土炕上坐弓兵和姥姥。弓兵让我上炕,介绍蠕动一团是老姥姥。姥姥带小孩来,弓兵让他喊我“大哥“。随后魁哥靠过来,经催促勉强问安。我搂住两孩问父母情况,惹得满屋大哭。弓兵提议带孩子回去,马茂林未反对,姥姥和舅太太起初不愿,最终同意。

    冬日天黑得早,舅太太饼晚饭。当夜我与两兄弟彻夜长谈,时而落泪时而欢笑。

    次日我欲带孩子启程,姥姥起初阻拦。劝说至中午同意。邻居挤满屋子围观。见马家贫寒我取碎银让茂林买吃食待客。收拾行李时舅母递来孩子衣物。抱孩子登车时哭声震天,姥姥倚门痛哭,路人亦落泪。车夫驱车缓行,沿途围观者渐稀。日暮时牲口疲乏,行程尚余十里。树林啸响,赶车惊!弓兵急抱魁哥下车:“少爷快下,好汉来!“我未走过北路,知“响马“却不知应对。见弓兵下车只得抱祥哥下。五彪汉持刀奔来,搅车取马包。弓兵与车夫皆立旁。我上前道:“好汉且慢,衣物包裹留孩童“强盗翻包取衣,余物携林去。复行时弓兵与车夫言:“此伙自赤屯尾随,恐见钱袋“车夫道:“我懂规矩,唯恐南客生事“我疑:“何乱?“答:“争则丧命!问衣怎还?“车夫道:“未闻与好汉讨情者“扬鞭疾驰

    钱物尽失。翻出四块洋钱,邀弓兵共食时欲赠之。询往蒙阴路程,弓兵盛赞义举:沂州蝗灾蔡公自垫款购粮散赈,救民百万。决意借宿衣箱取衣为被,预备翌日赴蒙阴求援。

    弓兵初拒收银元,强劝方纳。谈及蔡公事迹,方知邻县百姓感其德。箱底旧衣权作铺盖,安排二仆就寝,和衣暂歇以待天明启程。

    次日动身往蒙阴,遇大雪天黑未进城,宿于城外。

    清晨冒雪进城,见县前街挤满撑伞百姓。沿街铺户设香案,老叟执香立于雪中。穿玄青大褂者呵斥:“朝廷钦命岂阻拦!“细看是蔡侣笙,憔悴留须。他拱手道:“改日与述农细谈“两老叟跪泣:“青天大老爷去不得!“侣笙搀人道:“皇恩必

第32章 弥轩劝龙光开书局扬名-->>(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