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一章 物是人非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呼便宜又好吃,天天都要买上一大堆带回酒店,一边吃一边研究地图,还美其名曰“补充维生素,更好地为义父寻找龙脉”。

    “哥,你看这个山头像不像教授说的那个‘红岩山’?”他啃着哈密瓜,汁水横流地指着地图上一处,“要是像,咱们顺着这个方向,绕过这片吐鲁番的这一片农田,说不定就能接上以前的老路。”

    虽然他的大部分“发现”都不靠谱,但这种乐观的精神倒是冲淡了一些凝重的气氛。

    第二天,我们再次来到上次的网吧,继续未完成的路线研判工作。这次我们更加小心,尽量不把纸质地图摊开,只是默默对照电脑。

    就在我们聚精会神时,一个身影悄无声息地坐到了我们旁边的空位上。

    这是一个大约四十岁左右的维吾尔族男子,皮肤黝黑,脸颊带着高原红,鼻梁高挺,眼睛深邃而明亮,长得真帅。他穿着普通的皮夹克和牛仔裤,但身上似乎带着一股戈壁风沙的气息。

    他看了看我们,用带着浓重新疆口音的汉语,低声开口:“朋友,听说你们在找去无人区的路?”

    我们顿时警惕起来,交换了一下眼神。教授沉声问:“你是谁?听谁说的?”

    男子笑了笑,露出一口白牙,显得很坦然:“我叫赛迪尔。昨天你们在之前那个网吧被警察问话,我正好也在旁边打游戏呢。别担心,我没有恶意。”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我们面前电脑屏幕上的卫星地图界面,“我看得出来你们是真的想去那些人迹罕至的地方,对吧?”

    他压低了声音:“我从小跟着我爷爷到处跑,南北疆熟的很,后面自己干了几年旅游,塔克拉玛干边缘、罗布泊外围、阿尔金山脚下……这些地方我去过很多次。哪里有水洼子,哪里有古城遗迹的土堆,哪里是野骆驼的通道,我闭着眼睛都能摸到。”

    他的话让我们心中一动。尤其是他对地形地貌的熟悉程度,正是我们目前最急需的。

    “你能带路?”教授不动声色地问。

    “当然可以,”赛迪尔点点头,“只要价格合适。我知道你们搞研究的,经费也不宽裕。这样,按天算,一天五百块,包你们找到你们想去的地方。油费、过路费、还有路上吃的喝的,你们负责。如果找不到,或者你们觉得我带的路不对,可以随时结账走人。”

    一天五百,按照我们预计的行程,这将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教授沉吟着,没有立刻回答。他在审视着赛迪尔,判断这个突然出现的向导是否可靠。

    赛迪尔似乎看出了教授的疑虑,补充道:“老师傅,您别担心。我赛迪尔在这一带跑车带路十几年,信誉就是我的饭碗。你们可以去客运站附近打听打听赛迪尔大哥的名号,看看我是不是吹牛。而且……”他意味深长地看了看我们,“我这些年不知道接了多少像你们这种游客,啥地方没去过,去年我和我弟弟还带了一批香港游客南北疆走了一趟,南北疆的历史人文,地理风景,各种传说,民俗我都熟的很,我虽然不是导游,但是比导游还专业,你们遇到我也是运气,我弟弟在旁边的二医院做阑尾炎手术,我陪护他闲的没事干才来上网,再晚一天我们都要出院回家了。”

    他这句话,像是一把钥匙,轻轻叩动了教授的心弦。一个对本地历史传说有兴趣的向导,无疑比一个纯粹的司机更有价值。

    教授心里很挣扎,他始终不想让太多人参与进来,但是我觉得这确实是目前最好的办法,我并不打算一口把话说死于是给教授使眼色。

    “好,赛迪尔同志。”教授终于开口,“我们可以谈谈。换个地方你和我的助手详细聊吧。”说完教授揉了揉太阳穴。

    赛迪尔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没问题,我知道有个地方的羊肉串和烤包子,是全乌鲁木齐最棒的。我们可以边吃边谈,我请客!”

    他这句话一说完,三蛋子的眼神都清澈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