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策,那是小母猪戴胸罩,一套接着一套。
孔翔飞自以为自己的邮票计划很高明,殊不知,他早就已经掉入冯永的陷阱,仍不自知。
把邮票的事情交代完毕之后,冯永看向自己新收入麾下的大将萧潜:“让你办的两家报纸,办的怎么样了?”
萧潜点了点头,说道:“上沪官报和洋柿子小报都已经搭建好了班底,后天就可以发售第一期报纸。”
萧潜不愧是曾经新闻界的大佬,他振臂一呼,不少新闻界的旧部来投。
这才不到十天的时间,两家报社的班底就搭建好了。
上沪官报是以督军府的名义,成立的官方报纸。
官方报纸的优点在于发行量大,发行起来不会有阻碍。
缺点就在于,大家都知道这报纸是官方发布的,可能会对一些消息,尤其是维护官方的消息存疑。
为此,冯永让萧潜成立洋柿子小报。
洋柿子小报的标志,是一个熟透了的西红柿,平时主要发布一些吸引眼球的花边新闻,以及鬼故事,民俗趣闻之类的。
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用洋柿子小报,来引导舆论。
洋柿子小报明面上是民间报纸,这种民间报纸反倒是更能取信老百姓。
通俗点来说,上沪官报是正史,洋柿子小报是野史。
“提前把痛批孔翔飞,痛批孔氏影业,痛批上沪资本家的文章写好!”
“一旦邮票崩盘,第一时间把报纸印出来。”
“要把邮票崩盘的真相揭秘,把舆论引导到孔翔飞身上。”
“我要让孔翔飞成为众矢之的。”冯永朝着萧潜吩咐道。
作为新闻界的大佬,引导舆论是萧潜的拿手好戏。
更何况,孔翔飞可是萧潜的仇家。
萧潜就是孔翔飞赶出新闻行业的,要不是冯永慧眼识珠,萧潜这辈子也回不到新闻业了。
他们俩,这属于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了。
萧潜好不容易抓到机会,你就看他写不写孔翔飞得了!
他得绞尽乳......绞尽脑汁的写孔翔飞的罪状。
他高低得写出个千古第一的“讨孔翔飞檄文”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