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57章 订单纷至,为国创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队成员瞬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忙碌。

    他们被客商们分割包围,每个人都要同时应对好几拨询问。

    王永革操着生硬但关键的英语单词,配合计算器和产品画册,艰难但兴奋地与一位东欧客商比划着齿轮的规格和交期,额头冒汗却笑容满面。

    陈继业则被几位细致的西欧客商缠住,不断回答关于技术标准、检测方法、材质认证等极其专业的问题,他推着眼镜,翻动着厚厚的资料文件夹,回答得一丝不苟。

    赵四成为了绝对的核心。

    他如同一个高速运转的处理器,不断在几个最重要的客户之间切换。

    他流利地使用英语和德语,清晰准确地回答着关于技术细节、产能规划、质量控制、付款方式、物流安排等方方面面的问题。

    他大脑飞速运转,既要展现合作诚意,又要守住价格底线和技术优势,还要根据系统提供的国际市场信息,快速判断哪些客户是真正有实力和长期合作意向的。

    “冯·里希特先生,五万件的年需求量我们可以承接,但价格需要在现有基础上上浮百分之三,因为我们需要投入新的精密生产线才能保证稳定供应和质量一致性…”

    “当然,如果您能接受上海港交货,我们可以分担部分运输保险…”

    “代理权的问题我们需要慎重讨论,原则上我们更倾向于分区域非独家代理,以保护各方利益和市场活力…”

    “首批三千只手表我们可以保证供应,但需要百分之三十的预付款…”

    “样板和结构件的产能目前确实紧张,但我们可以优先为您安排试产批次…”

    “是的,所有材料都符合ROHS…呃,是符合国际环保标准,这是我们的检测报告…”

    汗水浸湿了他的衬衫后背,喉咙因为不停说话而变得沙哑,但他的眼神却越来越亮,精神高度亢奋。

    每一份意向的达成,都意味着宝贵的外汇和国家急需的物资距离更近一步。

    临时借来的计算器被按得噼啪作响,合同意向书草稿写了一张又一张。

    带来的产品样本和宣传资料以惊人的速度被索取一空。

    甚至连那台旧的进口齿轮检测仪和作为对比的瑞士手表都差点被热情的客商买走。

    展台的火爆景

第157章 订单纷至,为国创汇-->>(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