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42.平定兖州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曹操见时机成熟,亲自拟了一封促降书,送入黄巾军大营。

    这封促降书对于黄巾军可谓雪中送炭,黄巾军果然纷纷放下武器选择投降,接受了政府军的改编。曹操择其精锐,凑足三十万,将其改编,成为曹魏后来的主力部队——青州军。

    但剩下的六七十万老弱病残,却让曹操甚为为难。曹操欲将其遣散,却又担心黄巾军东山再起,可六七十万张嘴生啃兖州更不是办法,一时间又难住了曹操。

    ——

    这日,有个叫作毛玠的揭了曹操的求贤榜前来求见,曹操忙叫来郭嘉一同会见这个年青人。

    但见毛玠一袭素色儒袍纤尘不染,身形瘦削却不显羸弱,面容清癯肃穆,眸光却如古井般深不可测,与年纪极不相称。

    毛玠声调平缓侃侃而谈:“天下大势,分崩已成定局。天子流落,百业凋零,民不聊生。百姓流离失所,州郡遭战乱之殃,无度岁储粮,国不能安民,焉能持久?袁绍、刘表,虽地阔民稠,然守富家而安小康,未必有经略天下之雄心;自古倡议者战则能胜,财足者守土方固,将军只须奉天子以令不臣,重农耕而储军备,何愁不能称霸天下?”

    毛玠第一次提出了“奉天子以令不臣”让曹操眼前一亮,而“重农耕而储军备”的建议,也让曹操茅塞顿开。眼下六七十万青州军老弱正好各得其所,曹操出地,他们出人,既解决了粮草问题,又杜绝了流民隐患,可谓双赢。

    曹操又与毛玠闲谈了良久,这才屏退毛玠,转头问向一直自顾饮茶的郭嘉:“祭酒以为此人如何?”

    郭嘉终于抬起头,露出一对璀璨星目:“毛遂师从孙膑,得授捭闽之术、内键之道、钩言之谋,得孙膑兵家真传,后受封正神,为托塔天王帐下功曹。此子天姿不俗,必得毛遂真传,是个人物。”

    曹操连连点头,当即册封毛玠为幕府功曹,又令其施行屯田令。一时间,曹操粮草充足,兵力大盛。

    ——

    曹操虽坐拥衮州,但拥兵三十万,所需粮草极大。而眼下,方刚施行屯田制,不可能立刻奏效。曹操思来想去,唯有以战养战。眼下袁绍、袁术拉开战势,分庭抗礼,为争夺袁氏宗族势力,掀起神佛之争。当年平定东郡,袁绍上表奏请曹操为东郡太守,而平日里二人也颇有私交,被袁术视为袁绍系。正想间,便得战报,袁术集结黑山军、匈奴于夫罗众共三十万大军,兵逼兖州,先锋刘详率五万兵马已抵达兖州众镇匡亭驻兵。

    曹操大惊,兖州新得,民心未稳,此时袁术进攻,确是最佳时机。

    曹操当即召来荀攸、郭嘉,荀攸道:

    “袁军新至兖州,立足未稳,不若予以痛击,当可小胜。”

    此计颇合曹操用兵,点头道:

    “我正有此意。”

    正要下令发兵突袭,郭嘉却道:

    “主公,万万不可。”

    曹操与荀攸听郭嘉如是说,均看向郭嘉,曹操道:

    “奉孝何出此言?”

    郭嘉一改往日洒脱,正色道:

    “敌军先锋刘详非是常人,乃是佛门东来佛祖驾下罗汉转世,其手中怀有佛门至宝铜墙印,便是再多的军士也破不得城,非得三品境高手方能破之。”

    曹操闻言陷入沉思。

    荀攸知道郭嘉本事,知其能坐看天下,他这般说,自不会差,当即道:

    “若如此,则只宜智取。不若,用小股兵马诱他出城已斩之。”

    曹操眼前一亮,连连点头:

    “此计甚妙,非我亲诱他不可!”

    荀攸与郭嘉对视一眼,均看出对方担忧:

    “主公何必亲自涉险,万一有个闪失...”

    曹操笑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那刘详有此异宝,我若得之,则兖州再无碍矣。况匡亭亦在速得,若袁术先占此冲要之地,进而俯视整个兖州,那时兖州危矣。”

    二人知曹操所言不虚,匡亭实为兖州冲要之地。

    曹操心意既决,当即点兵十余万,兵分五路:曹仁带二万由左侧绕道而行直取匡亭左冀,夏侯惇领二万由右侧绕道而行直取匡亭右冀,夏侯渊引军四万伏于军后压阵,李典、乐进领三万大军直插匡亭背后扼制袁术援兵,曹操则亲率两万大军进攻匡亭。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