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35.董卓余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贾诩望着长安方向,沉吟良久,他双眼本就狭小,此刻双目睁开发狠道:

    “诸位不若聚拢散军,合为本部人马,杀回长安,为董公报仇!此事若成,即奉朝廷以正天下;如若不成,再走不迟!”

    众人倒吸了一口凉气,但略一细思,便觉有理,相互看看,俱是点了点头。再看贾诩,只觉贾诩整个人的气质都为之一变,但变在哪里却说不出来。

    ——

    原来贾诩本有一颗七窍玲珑心,只可惜生不逢时,恰逢乱世。乱世也就罢了,昔年张良、萧何不也是文人嘛,可惜他还不仅生于乱世还生于西凉。西凉苦寒之地,崇武不崇文,端的是一路刀光剑影,偏偏贾诩生得文弱,所以一直以来贾诩只好跟着李傕等人混口饭吃。而贾诩是什么人啊?若在朝中,必如比干那般为王佐之才。何况他本就鄙视这些蛮人,加之董卓、李傕之流所作所为,深以恶之,料想董卓一党必将不久矣。所以虽在李傕左右,却未献一谋,只是如今的贾诩虽身虽是贾诩,却已非昔日的贾诩了。正是今世李儒,前世陈平。如今他已听那道人之语,夺舍了贾诩的肉身,故而出计如此狠辣。

    好贾诩闻言又出一计,令人先去西凉散发流言:

    王允欲以董卓之罪而罪加西凉而荡平此地。

    而后李傕又发召兵令:徒死无益,能从我为董公报仇否?

    西凉军民早知王允欲荡平西凉,闻此言者多半心生愤慨,反正都是死,拼了!

    众人纷纷参军入伍,不几日,四人便召集了十万人马,分兵四路兵发长安。挥军徒中,正逢闻讯赶来为董卓报仇的董卓女婿号称董卓麾下左膀右臂四金刚的右臂牛辅,双方合兵一处,牛辅率军先行抵达长安郊外安营扎寨,浩浩荡荡连绵不绝,端的有气吞长安之势。

    ——

    长安,王允闻报,西凉十万大军兵逼朝长安,不由大惊。他万万没想到长安群龙无首,竟能在仓促之间聚集十万兵马,忙召吕布、李肃商议。

    须知,当时长安军方有三股势力:一股是西凉旧部,一股是刘焉派入朝中的叟兵,还有一股便是被吕布收编的丁原旧部凉州兵。要西凉旧部去打西凉兵是靠不住的,而刘焉素有野心,其派来的叟兵自然也是靠不住的,只有吕布手下掌管的凉州兵马为朝中的中流砥柱。

    吕布最是清楚董卓手下将校的实力,当即夸口道:

    “司徒放心!量此鼠辈,断然掀不起什么风浪。”

    于是,吕布令李肃率西凉旧部为前驱出城迎战。

    李肃本就是西凉旧部,对西凉诸将的根底了若指掌。

    ——

    牛辅虽号称董卓右臂,但其与左膀华雄不同,牛辅并非靠勇冠三军而受董卓器重,而是因为其出身不同。

    牛辅本是董卓家中的一头青牛,这牛虽是凡牛,却是董卓一手栽培,虽与华雄齐名,但修为尚不如董卓手下四金刚,只是六品铜人境。

    董卓出身于殷富豪强之家,又与西北好战的羌人相邻。董卓凭借一身修为很快在西北打出了名气,再加上他为人豪爽,短短数年间便成为了附近有名的豪强。就连在陈寿的三国志中,亦记载其”少好侠,尝游羌中”之语。但当豪侠可不是像金庸笔下的侠客那般出手阔绰却从来不为钱发愁,当大侠哪个不是花钱如流水?作为西北豪侠,董卓对这些羌族的首领豪帅自是相当豪爽,每每有人来做客,董卓必定杀牛宰羊前来招待。要知道,牛和羊在那个时候可没有工业化,再大的家底也禁不住这般吃喝啊。于是,为了支撑自已的花费,董卓便自己培育了这么一头青牛精。

    拒史书记载,董卓家中只要没有了牛羊,必定有人从家中赶来赠与他。这均是这头青牛所为,青牛进入牛群后便带着成群的牛往董卓家走。而牛主人若知道了欲来索要,一看是董卓,一来畏惧其势,二来有心出于结交,三来西凉之人均好面子,便只好将其赠送董卓了。

    董卓也算后来受皇命围剿羌军功成之后,便让青牛化成人形陪在自己左右,更将自己女儿嫁给了他。入长安后,一直令他

35.董卓余党-->>(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