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嫂看着后台那些表示“已退单但重新下单”的订单信息,目瞪口呆,半晌,才咂咂嘴,对着赵北北竖起大拇指:“北北,你这招……高啊!俺服了!这哪是赔钱,这简直是……是啥来着?”
旁边一个年轻点的帮工小声接话:“婶儿,这叫营销!”
“对!营销!”王嫂一拍大腿,“这钱花得值!比打广告还管用!”
马婶看着这一幕,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对着赵北北低声说:“北北,你这魄力,像你爷爷。你爷爷当年宁可把一锅糖浆倒掉,也绝不卖次品。”
赵北北心里松了一半,但没完全放松。她知道,光有态度还不够。
晚上,她主动去找了顾淮南。把事情经过和自己的处理方式简单说了一遍。
顾淮南听完,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淡淡评价了四个字:“处理得当。”
顿了顿,他又补充了一句,目光锐利:“但漏洞,必须堵上。”
赵北北重重点头:“我知道。包装要升级,加防潮包。运输合作方要重新评估,建立更严格的筛选标准。还有,我想弄个产品溯源,让顾客能查到这包糖是哪天、谁做的,出了问题能立刻找到环节。”
顾淮南看着她,眼神里似乎掠过一丝极淡的欣赏。“嗯。建立体系,比单次补救更重要。”
有了他的肯定,赵北北心里最后那点不确定也烟消云散了。
这场突如其来的质量风波,因为赵北北的果断担责和迅速反应,不仅没有伤及根本,反而像一块试金石,检验出了“赵氏糖坊”的诚信底色,意外地赢得了一波更大的信任和口碑。
王嫂看着后台不降反升的总体销售额,乐得合不拢嘴,逢人便说:“俺看‘福顺昌’那些老古板,就学不会咱北北这脑筋!他们就知道压价,咱这叫……叫啥来着?对,格局!”
一句话,又把大家逗得前仰后合。
危机,在笑声中,化为了前进的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