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4章:仁政安民聚流散,秣马厉兵迎八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负担,却也是我梁山未来发展最宝贵的资源!他们提供了充足的劳力,可以加速我们的建设;其中或有工匠、或有勇力之士,可以补充我们的军队和工坊;更重要的是,妥善安置他们,便能在我梁山周围树立起‘乱世桃源’、‘温饱之地’的形象!届时,天下归心,何愁大业不成?”

    他顿了顿,斩钉截铁地说道:“因此,流民必须管,而且要管好!不仅要让他们活下来,还要让他们成为我梁山稳固的基石!”

    接着,王伦将自己深思熟虑后的管理方略,一条条清晰地阐述出来:

    “其一,严把入口,防疫为先!立即在进入我梁山势力范围的所有水陆要道关口,设立‘净身所’。所有流民,无论老幼,必须在净身所内,剃去长发(男子),以热水、皂角彻底沐浴!他们带来的所有破烂衣物,一律集中焚烧处理。若有尚能穿用的衣物,也必须经过热水反复煮洗暴晒之后,方可穿着。此举旨在杜绝虱蚤、阻隔疫病传播之源!所需热水、皂角、剃头匠人,由山寨统一调配支应。”

    “其二,严格巡查,维持秩序。各关口及边境线,加派士卒巡逻。流民不得携带任何兵器入境,一经发现,立即收缴。不得私自越过划定区域,必须服从安置。不得结伙闹事、恃强凌弱,违者严惩不贷!要让他们明白,来了梁山,就要守梁山的规矩!”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合理安置,各尽所能,给予希望!”王伦的声音提高了几分,带着一种人道主义的光辉,“对于随流民而来的儿童,无论男女,全部集中起来,设立‘流民学堂’,统一安排住宿,由山寨免费提供伙食!聘请识字的先生,教他们读书识字,明辨事理。其父母亲属,每月可有一日探视之期。此举既减轻流民抚养负担,避免孩童夭折,更能为梁山培养未来的栋梁!”

    “至于成年流民,则根据其能力妥善安排:有手艺的工匠,送入相应工坊;身强力壮者,可去祝家庄工地或参与屯田;有意参军且通过考核者,补充入各营;无一技之长却肯出力者,可安排各种帮工杂役。总之一句话,在梁山,凭本事吃饭,绝不允许好逸恶劳!”

    王伦这一套组合拳下来,扈成和李应听得是目瞪口呆,继而心悦诚服!这哪里是简单的赈济流民?这分明是一套极其先进、极具远见的难民接收与管理体系!尤其是对儿童集中教养的安排,更是打破了“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将希望寄托于下一代,其胸襟气度,令人叹服。

    “哥哥……真乃神人也!

第54章:仁政安民聚流散,秣马厉兵迎八方-->>(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