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又是两天过去,秋闱的脚步愈发清晰。
士子们个个埋头于故纸堆中,空气中都飘散着墨汁的苦涩与焦虑。
林闲却是个异类。
他虽也手不释卷,但心思却从未局限于圣贤书。
对他而言,“格物致知”绝非空谈,而是融入日常的实践。
近日天气多变,晨起微凉需热茶暖身,午后“秋老虎”余威尚存,热茶又烫口难饮,读书时常常因茶水凉热失宜而扰了思绪。
这让他萌生了一个念头:能否捣鼓出一种器皿,能让茶水长时间保持在一个恰到好处、入口宜人的温度?
这个念头一起,便如种子在他心中生根发芽。
林闲结合前世对保温原理的模糊记忆和一些基础的物理知识,立刻开始了新一轮的“格物”实践。
他摒弃了厚重却易散热的普通陶瓷,选用了质地细腻、透气性佳且有一定厚度的宜兴紫砂精心打磨成内胆,专司泡茶,以保茶香。
又特意请来城中手艺最精湛的铜匠,耗费心血,打造了带有精密夹层的黄铜外壳,夹层内并未追求难以实现的真空(以当前技术条件太过苛刻),而是独创性地填充了经过特殊烘焙、极度干燥的木屑和弹松如云朵的上等棉花,作为高效的隔热层。
最关键的一步,他在杯盖与杯身的结合处,设计了一套严丝合缝的螺旋卡扣结构,并垫上了质地柔软、富有弹性的软木塞。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热量的对流与散失,堪称古代版的“密封黑科技”!
经过反复试验、调整填充物的配比和密封工艺的细节,一种保温效果远超这个时代任何茶壶、结构新颖独特的 “四时如意杯” 终于诞生了!
虽然无法像现代高科技保温杯那样保温数十小时,但在常温环境下,能让滚烫的热茶保持近两个时辰(约四小时)的温热适口,或让冰镇的酸梅汤保持近一个时辰的沁凉,这已经是足以惊世骇俗的突破。
林闲舒了口气,将其命名为“四时如意”。寓意四季皆宜,随心所欲,格物之功,尽在掌握。
第七十九章 格物新篇:研发保温杯-->>(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