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四章 府衙叙旧:画舫余韵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更欣赏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诗词当反映时代,关乎民生,方能流传久远。”

    李知府听罢,抚掌赞叹:“好一个‘贵在性情,重在真实’!好一个‘文章合为时而著’!闲先生见解,果然不凡!如此说来,先生是主张诗以载道,而非徒具形式了?”

    “载道或许言重,”林闲谦逊道,“但诗心当与民心相通。诗人眼中,不应只有风花雪月,更应有柴米油盐、人间烟火。能将寻常事物写出真趣、写出深意,方见功力。譬如杜工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便是将人间不平融入诗句,力透纸背,感人至深。”

    这番论述,既表达了林闲对诗词的理解,又巧妙地将自己“务实”的风格与诗家正道联系起来,显得有理有据,毫不突兀。

    李知府眼中异彩连连,对林闲的评价又高了一层。

    此子不仅见识超卓,于文学一道亦有如此深刻见解,绝非寻常腐儒可比。

    他笑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看来此番府试,本官对先生的诗作,更要期待一番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