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哎,好嘞!”常秀娥脆生生地应了一声,接过碗又给他满满地盛了一碗。
彪子也把碗递了过去:“婶子,俺也再来一碗!”
常秀娥看着这叔侄俩跟饿死鬼投胎似的吃相,心里头那点因为办丧事的慌乱和悲伤,好像都被冲淡了不少。
家里有这些能吃能喝的壮劳力撑着,天就塌不下来。
她一边给两人盛汤,一边从旁边案板上的大笸箩里拿了两个大馒头,塞到两人手里。
“慢点吃,还有干粮,管够。”
李山河接过还带着热气的白面馒头,心里头也是一阵感慨。
这就是农村的白事。
虽然悲伤,但更多的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扶持。
东家有事,西家帮忙,一村子的人都过来搭把手,出力的出力,出东西的出东西。
这种凝聚力,是城里那些高楼大厦里的邻居,一辈子都体会不到的。
他咬了一口馒头,就着鲜美的素烩汤,吃得格外香甜。
这顿饭,不光是填饱了肚子,更是让他感受到了那种久违的人情味儿。
他一边吃,一边拿眼睛扫着屋里屋外忙碌的人群,心里头那点因为要上山而产生的紧张感,也渐渐平复了下来。
有这么多人情托着底,他李山河,没啥好怕的。
李山河和彪子正呼噜呼噜地喝着汤,东屋里那帮熬了一宿的老爷们也闻着味儿出来了。
为首的是村里的张二大爷和孙大爷,俩人岁时熬了一宿,精神头却足得很,是村里红白喜事上绝对的中流砥柱,啥事儿都离不开他们。
“哎呦,二河来了啊。”张二大爷端着个空碗,一边让常秀娥给盛汤,一边走到李山河身边坐下。
“二大爷,您老一宿没睡啊?”李山河嘴里嚼着馒头,含糊不清地打了声招呼。
“那可不,你常奶走了,这是大事儿,咱当小辈的,咋也得送好最后一程不是。”张二大爷吸溜了一口热汤,舒坦地长出了一口气,这才转头看着李山河,脸上带着点笑意问道:“二河,听秀娥说,今儿个你带人上山给你常奶拾掇地方去?”
李山河点点头:“嗯,昨天就说好了的。”
旁边的孙大爷也凑了过来,脸上带着点担忧:“是啊二河,就你们几个小的去,能行不?那山上的地,可不好挖。要不,俺们几个老家伙也跟着你们一块儿去吧,人多,家伙什也多,干活快当,有个照应。”
孙大爷这话一说,旁边几个刚从牌桌上下来的中年汉子也纷纷附和。
“就是啊山河,多去几个人,总没坏处。”
“山上黑灯瞎火的,还是人多点胆壮。”
李山河还没说话,旁边的彪子就把胸脯拍得“嘭嘭”响,大着嗓门说道:“张爷,
第五百七十八章 喝口热汤暖暖身-->>(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