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杨士奇来得时候,手里攥着户部的账册,步子迈得沉。他见朱祁镇正蹲在暖阁的小案前,拿支炭笔在纸上画些歪歪扭扭的格子——那是模仿通州粮仓的模样,每个格子里都写着“稻”“麦”“粟”。
    “陛下这是……”杨士奇把账册捧在胸前,声音里带着几分斟酌。
    朱祁镇头也没抬,拿炭笔点了点纸上最大的格子:“杨大人来得正好,你看,这是通州粮仓该有的样子。宣府的兵卒要吃馒头,得先有粮,是不是?”
    杨士奇垂眸看了眼账册,又看了看那稚拙的画,忽然笑了:“陛下心里装着的,比老臣这账册还明白。户部给宣府拨的粮,按数是够的,只是……”
    “只是什么?”朱祁镇猛地抬头,炭笔在纸上戳出个黑印。
    “只是宣府那边山路难走,粮车运得慢,怕赶不上秋前送到。”杨士奇叹了口气,“往年这个时候,粮车早该到了,今年雨水多,路更难走。”
    朱祁镇盯着纸上的“粮车”二字,忽然想起田埂上张百户那双沾着泥的手——要是粮送不到,那些守着边境的兵卒,是不是就吃不上热馒头?他把画着粮仓的纸推到杨士奇面前:“那怎么办?能不能让京营的兵帮忙运粮?就像他们帮着百姓插秧那样。”
    杨士奇看着那纸上孩子气的提议,心头一热:“陛下说得是!老臣这就去安排——京营的兵卒本就该保境安民,帮着运粮,也是守土的本
第二十三章 粮仓里的光-->>(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