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后补充能量的踏实感,陌生的是这股暖流竟与体内莫名的真气隐隐呼应,让之前对战消耗的真气瞬间补满,甚至比之前更充盈了些。
    “嗯?”
    方宁挑了挑眉,捏了捏拳头,能清晰感觉到力量在指尖流动。
    他这才明白,原来通玄之后,进食不仅能补充体力,还能滋养真气,如此一来,只要能吃,就可以然给自己拥有无穷无尽的力量了。
    而在方宁感受自己的体内变化的时候,身旁的孙知乎和旁边的几个老夫子发生了激烈的辩论。
    辩论的主题是军户后代应不应该进入到太学院这样的神圣地方学习。
    方宁正感受着体内真气与饱腹感交织的暖意,身旁的争执声却越来越响,不由得回过神来。
    “……太学院是天子钦定的圣贤之地,要培养的是辅佐朝堂的栋梁,讲究的是‘士农工商’的根正苗红。军户是什么?是世代戍边的粗人,连笔墨都未必拿得稳,进太学院岂不是辱没了这天子学堂的清誉?”
    这是一个老夫子的言论,声音洪亮,吹胡子瞪眼睛的。
    “赵夫子说得对,军户后代生来就是舞刀弄枪的命,哪懂什么经史子集?让他们进太学院,不过是占了名额,浪费了圣贤书的教诲,到头来还是成不了气候,反倒是坏了太学院的学风。”
    另外一个夫子也夹枪带棒,语带斥责。
    孙知乎听得脸色涨红,一拍桌子猛然站起身。
    “简直是无稽之谈!寒门出贵子不是空话。御史大夫张成久大人,祖上就是军户,不照样靠自己的学问进了太学院,后来还成了直言敢谏的忠臣?你们凭什么因为出身就否定别人?这是偏见!”
    “张大人那是特例!特例能当普遍讲?大多数军户后代连字都认不全,怎么跟世家子弟比?太学院的名额宝贵,该留给真正配得上的人!”
    双方各执一词,吵得面红耳赤。
    方宁听得明白,此时缓缓站起身,目光扫过三位老夫子。
    “几位夫子,学生斗胆说一句,你们这话说的,怕是忘了孔孟先贤的教诲。”
    
第三百二十章 出身之争-->>(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