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二十四章 公开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道,去学那些伦理道德。

    只是,没想到,入学的第一天,就碰到了方宁。

    方宁也很高兴,刚才他说“改变了主意”,多半的原因都是源于这个文弱的少年郎。

    公开课是定期在了后天。

    方宁虽然曾经在做特工卧底的时候有过当教师的经验,但如今要面对的是大周皇朝顶尖学府崇文书院的那一帮老古董,他也知道,在这个时代是非常注重论资排辈的,自己如果讲课讲砸了,那么恐怕是在学术界终生都不会再有出头之日。

    因此,这一战,就和方宁每一次战斗之前的谋划一样,也要经过细致周密的准备,那就是备课。

    难点在于,他要尽量用这个时代的语言去讲述现代的物理知识,对这个世界的经史子集和格物致知不慎了解的方宁,终究是很难用这个时代更通俗的语言来讲解,但他有他自己的独特方法,要讲就要从案例从实验讲起。

    这个时代,最缺的就是实验这种直观性代入感极强的教课方法,大多数都是那种填鸭式的灌输教学,方宁有信心,用自己的新颖教学方法征服崇文书院。

    这堂“公开课”,方宁不是为了争个什么东西,而是要在这个世界真正地立足,能够做到举旗呐喊,意识形态方面的号召力,那是必须的。

    那些学富五车的老者,是旧知识体系的代表,他们熟稔经史子集,能把伦理道德讲得天花乱坠,却对身边的力、光、水等稀松平常的事情视而不见。

    他们推崇君子不器,将研究工具、改善民生的学问斥为雕虫小技,可偏偏是这些雕虫小技,让现代的国家变得前所未有的强大,消除了绵延了数千年的贫穷。

    方宁要做的,就是把这道新旧知识的鸿沟摆到台面上,让崇文书院的那些老夫子“偏科生”们看看,除了故纸堆里的义理,这世间还有另一套能落地、能救民的学问。

    他的信心,从不是凭空而来。

    这份底气,源于现代社会完整的理工类知识体系。

    

第二百二十四章 公开课-->>(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