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浩然正气引导削弱武安郡的彪悍民风,但没有想到的是,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反而形成了极具特点的“文侠”。
文侠,是指一个群体,他们既是书生,也通武艺,既能在书院里写策论,也能在街头拔剑杀人。
这里的文人向来都以悬剑配刀为基本标配,既不齿那些武夫的粗鲁行径,也不满文弱书生手不能缚鸡。
这不,方宁等人刚刚进入到武安郡内,就在官道上看到很多的人都穿着文士长袍,佩刀悬剑骑马持弓。
胡连一边赶着马车,一边跟方宁解释:“那些人大多数都不是书院里出来的,但书院里出来的是最能打也最有文采,武安郡人最佩服的就是这种人,因此,大家都有样学样,穿长袍吟诗作对、拿刀枪好勇斗狠,但底子上,文化水平都不是很高就是了。”
方宁倒是很感兴趣。
他是从黑熊岭军户复活,见到的都是将脑袋别在裤腰带里求生存的军汉,斗大的汉字都不认识的那种。
有的时候,方宁想要将他们训练成一支高素质的战斗人员,却碍于文化认知太低,很难理解,方宁也就只能锻炼出一些敢打敢冲的士兵,却很难培养出来具有战斗嗅觉的指挥官。
“胡大哥,跟我讲讲这个崇文书院吧,我听着名字应该是一个文风斐然的学院,怎么你还说书院里的学生都是最能打也最有文采的?”
胡连回答道:“这个就要从当初被迁移过来的那位老院长陈长风说起了。老院长文韬武略绝对能够排的进天下前三甲,加上他桃李满天下,门人弟子能人无数,也只有他才能带着崇文书院在武安郡这样的地方扎根立足。”
“当年,刚来到武安郡的时候,被当地人排斥,生了不少的是非,后来陈长风院长摆了一个比武擂台,挑衅武安郡的能人武夫,若在打擂中能够打败崇文书院的老师学生,那么他们崇文书院夹着尾巴滚出武安郡。如果武安郡的人输了,那么就得乖乖地上学读书,学圣贤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