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0129章沪上初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盲目乱闯,而是开始向一些看起来面善的、摆小摊的妇人打听,哪里需要绣娘,工钱如何。

    终于,在天色将晚,她几乎快要绝望的时候,在一个偏僻的、挂着“徐记绣坊”招牌的小门脸前,她停下了脚步。这绣坊门面不大,看起来有些年头了,里面光线昏暗,但收拾得还算整齐。

    她深吸一口气,再次鼓起勇气走了进去。

    柜台后坐着一位戴着老花镜、头发花白的老妇人,正在灯下修补一件戏服。听到脚步声,她抬起头,透过镜片打量着阿贝:“小姑娘,有事?”

    “婆婆,请问……您这里需要绣娘吗?”阿贝怯生生地问,将怀里的包袱又抱紧了些。

    老妇人看了看她,没有立刻回答,而是问:“会绣什么?有样子吗?”

    阿贝连忙点头,小心地打开包袱,取出那幅她视若珍宝的《莲塘清趣》绣品,双手递了过去:“婆婆,您看,这是我绣的。”

    老妇人接过绣品,凑到灯下仔细观看。起初她神色平淡,但看着看着,眼神渐渐认真起来。她用手指摩挲着绣面,感受着针脚的细密均匀,看着那莲叶的脉络、荷花的层次、鱼儿的灵动,甚至水波的荡漾感,都处理得恰到好处,色彩过渡也十分自然。这功底,不像是个这么小的姑娘能有的。

    “你多大?跟谁学的绣活?”老妇人放下绣品,看着她问。

    “十三了。”阿贝稍微虚报了一点年龄,“跟我娘学的,我娘绣活很好。”她没说自己是养母。

    老妇人沉吟片刻。这姑娘手艺确实不错,有灵气,而且看起来是个能吃苦的老实孩子。她这小绣坊生意清淡,请不起价钱高的老师傅,有个便宜又好用的学徒工也不错。

    “我这儿工钱不高,管吃管住,一个月两块大洋。主要是帮忙打下手,修补些旧活,空闲时也能接点小件自己做,收入对半分。你愿意吗?”老妇人开出条件。

    管吃管住!一个月还有两块大洋!这对几乎山穷水尽的阿贝来说,简直是天大的好消息!她忙不迭地点头:“愿意!我愿意!婆婆,我什么都能干,我不怕吃苦!”

    看着女孩眼中迸发出的惊喜和迫切,徐婆婆心里叹了口气,也是个苦命的孩子。“行吧,那你留下吧。后面有间堆放杂物的小屋子,收拾一下能住人。以后叫我徐婆婆就行。”

    “谢谢徐婆婆!谢谢您!”阿贝喜极而泣,连连鞠躬。

    就这样,阿贝在举目无亲的沪上,终于找到了一个暂时的落脚点。虽然条件艰苦,工钱微薄,但至少,她迈出了第一步。

    夜晚,躺在那个狭窄、潮湿但总算属于自己的小空间里,阿贝摸着颈间的玉佩,望着窗外陌生的、被霓虹灯映照得有些发红的夜空,心中百感交集。她想念水乡的父母,也对白天那个帮助她的年轻男子有一丝模糊的惦念。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期许和一定要在这大上海站稳脚跟的决心。

    沪上的第一夜,在这个十三岁女孩的辗转反侧中,悄然流逝。而命运的齿轮,在她与齐啸云那次短暂的邂逅中,已经开始了悄无声息的转动。

    (第0129章 沪上初临 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