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啸云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公馆花园里精心修剪却毫无生气的冬景。沪上表面繁华,内里却暗潮汹涌。莫家案像一块沉入水底的巨石,看似平静,却牵动着水下无数的暗流。他有一种预感,揭开这个旧案,或许会掀起意想不到的波澜。
贫民窟,莫家小屋。
林氏将一碗熬得稀薄的米粥端到女儿莹莹面前,柔声道:“莹莹,快趁热吃了,今天还要去学校呢。”
莹莹接过碗,小口小口地喝着。她穿着洗得发白的蓝色学生装,容貌清丽,眉眼间与贝贝有五六分相似,只是气质更加柔弱温顺,如同风雨中一株需要人呵护的菟丝花。
“娘,您也吃。”莹莹将碗推给母亲。
林氏摇摇头,笑道:“娘不饿,你多吃点,读书费脑子。”她看着女儿,眼中既有欣慰,也有深藏的忧虑。女儿争气,考上了不错的教会学校,成绩优异,但家里的境况……齐家虽然暗中接济,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而且,随着女儿日渐长大,那份与齐家的婚约,也像一块巨石压在她心上。齐家是沪上名门,自家如今落魄至此,这婚约……还能作数吗?齐啸云那孩子是个重情义的,时常来看望,可齐家老爷夫人那边,态度却始终有些模糊。
“娘,您别担心我。”莹莹似乎看出母亲的心事,轻声安慰,“啸云哥哥说了,他会照顾我们的。等我毕业了,就能找份工作,帮衬家里。”
提到齐啸云,莹莹脸上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红晕。那个从小就像哥哥一样保护她的少年,如今已长成挺拔俊朗的青年,掌管着部分家族生意,沉稳干练。他对她的好,她都记在心里,那份依赖,也早已在年复一年的相处中,悄悄变质。
林氏摸了摸女儿的头,叹了口气:“齐家少爷是好人,只是……唉,终究是咱们家拖累了他。”她顿了顿,像是无意间提起,“说起来,昨天听隔壁张婶说,她在菜场好像看到一个姑娘,眉眼跟你有点像,就是打扮……挺朴素的,在打听绣坊的活计。”
莹莹愣了一下,随即笑道:“娘,这世上长得像的人多了去了。您又想妹妹了吧?”她知道,妹妹贝贝是母亲心中永远的痛,那个在混乱中“夭折”的双生妹妹。
林氏眼神一黯,点了点头,没再说话。那个雨夜,乳娘抱着贝贝出去后就再也没回来,只带回一个“孩子没了”的噩耗,成了她十几年来的梦魇。她总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可乱世飘零,她一个弱女子,又能去哪里找寻?
母女二人各自沉浸在心事中,小屋内的气氛有些沉闷。
而此时,贝贝正站在邮局门口,将好不容易换来的大部分钱,连同写了一封报平安、叮嘱父亲好好吃药的短信,一起寄往江南水乡。她看着汇单被工作人员收走,心里踏实了些许。
她转身,汇入街上熙熙攘攘的人流。沪上的阳光照在她年轻却已初尝世情冷暖的脸上,那双与莹莹相似的眸子里,没有温婉,只有如同蒲草般的坚韧。她不知道,另一条线上,与她血脉相连的母亲和姐姐,正与她呼吸着同一座城市的空气,命运的齿轮,正在无人察觉的角落,缓缓咬合。而那半块玉佩,依旧静静地贴在她的心口,等待着重见天日、揭开身世之谜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