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章:发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西两府来控制,而作为宰相的蔡京则是亲手接管着东府,一掌便是将近二十多年,真所谓是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职位。有宋一代,沿袭了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度后在其上有做了一些修改,变成了二府三司制度。宋代为了加强对内控制,以掌管军事的枢密院(西府)和掌管政务的中书门下(政事堂、东府)共同行使行政领导权,并称为“二府”,为当时最高国务机关。二府制的特点就是文武分权。宋代设“中书门下”掌握实权,但仅有民政权,设于内堂,称政事堂,是中央的行政机构,长官为宰相,为了限制宰相的权力,又另设副宰相“参知政事”与宰相共同议政,使宰相不能专权。宋初把军政权从宰相的手中分出来,设立枢密院,掌握全**事。枢密院和宰相的政事堂并立“对掌大权”,号称“二府”。枢密使和宰相的职权平等,凡军机要务,宰相无权过问。二者一文一武,互不通气,分别向皇帝奏事。皇帝利用两者之间的异同,直接控制军权和政权。二府是宋朝在唐朝政事堂的基础上所作的改进,使得政权和军事权的分离,另外又将财政大权从宰相手中分割出来而设置了三司:度支、户部、盐铁掌管全国的财政,长官是三司使,亦称“计相”。这些措施使得军、政、财三权分立,互不统属,从很大程度上加强了君主**。当然这些制度也催生出了不少的国之蛀虫,便是高俅这等原本赵佶的身边的红人,不过是踢了一脚好气球,混了军职,便一路青云直上成了殿帅府的太尉横班,昔日里宾客不绝的高府,如今也算是彻底的人去茶凉了。

    只是这些时日里,那位蔡老相公却是每日守在家里,除了清晨点卯前去上朝,平日里便是猫在家里。几乎都不怎么出去了。一副漠不关心的模样,倒是让赵桓和李纲都有些摸不准这位蔡公相到底是什么心思。这一手好棋却是让一众朝臣都是心中佩服,虽然是两不相帮,但却丝毫没有被影响,这才是仕途的高手啊,背地里倒是不知道多少人嘴酸的骂这位蔡太师溜滑的像个泥鳅,谁也抓不住,当真是个老奸巨猾的老狐狸。

    那名东府文官在刘平这里碰了一鼻子灰,也没有得了什么好话,当即便离开了。另一个从东府来的文官却是凑到那个文官的身侧低低道:“如何?那家伙同意了没?”

    “同意个屁!这个家伙根本就是木头疙瘩,本以为和他说了,他做个人情,到时候,咱们可好从中拿些好处。总比这么吃力不讨好强啊。”那个文官道

    “那也没办法,这位爷可是杀人无数,我听人说,这个刘平硬是在燕地连败金人大将,那天夜里硬是生生的砍翻了神卫军的都统刘仲武啊。”那文官低声道。

    “嘘。小点声,小心那个杀神听到了!到时候你我都难逃。”

    “哎~~先干着吧,省的出了差池,到时候被那位刘杀神接触的话,怕是你我的脑袋就得搬家了!!”那个文官道。

    “哎···干吧!!”说着那官吏从怀里又掏出了账本,仔细的查阅了起来。生怕有什么马虎。心道这个刘杀神,还真是个什么都不懂的武夫,难道不知道这查抄官宦之家,除了一部分上缴之外,剩下的可以留下给查抄之人。这种不成文的规定也算是官场潜规则,可是这个刘平却是一点都不知道的模样。

    

第四十章:发财-->>(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